公司对制造过程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包括但不限于:
a)产品设计输出数据,包括特殊特性;
b)生产力、过程能力、时程安排和成本的目标;
c)制造技术替代选择;
d)顾客要求,如有;
e)以往开发的经验;
f)新材料;
g)产品搬运及人体工学要求;以及
h)制造设计和装配设计。
制造过程设计应包括,针对问题适当的重要性程度,与所遇到的风险相称的程度来使用防错方法。
公司制定QP9.1.2《顾客满意调查程序》,确定这些信息的获取、监视和评审方法,监视顾客对其需求和期望获得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监视顾客感受的方式可包括顾客调查、顾客对交付产品或服务的反馈、顾客会晤、市场占有率分析、赞扬、担保索赔和经销商报告。
公司对内部及外部绩效指标的持续评价来监视顾客对组织的满意度,以确保符合产品和过程规范及其他顾客要求。
绩效指标应基于客观证据,包括但不限于:
a)已交付零件的质量绩效;
b)对顾客造成干扰;
c)使用现场退货、召回和保修(在适用情况下);
d)交付时间安排的绩效(包括**额运费);
e)与质量或交付问题相关的顾客通知,包括特殊状态;
公司监测制造过程绩效以证明符合顾客对产品质量和过程效率的要求。监测应包括顾客绩效数据的评审,
其中包含所提供的在线顾客门户和顾客计分卡。
过程文件
主要文件
QP8.1.1-2017 APQP控制程序
QP8.1.2-2017 保密管理制度
QP8.1.3-2017事态升级控制程序
QP8.3.1-2017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QP8.3.2-2017工程规范及变更控制程序
QP8.3.3-2017生产件批准控制程序
QP8.3.4-2017 FMEA管理程序
QP8.3.5-2017特殊特性管理程序
QP8.3.6-2017控制计划管理程序
QP8.3.7-2017作业指导书管理规范
相关文件
文件信息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公司使用多方论证方法,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缓解方法,来开发并改进工厂、设施和设备的计划。在设计工厂布局时,组织应:
a)优化材料的流动和搬运,对场地空间的增值使用,包括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并且b)适用时,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
应开发并实施对新产品或新操作的制造可行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制造可行性的评估应包括产能策划。这些方法还应适用于评价对现有操作的提议更改。
公司保持过程的有效性,包括定期风险复评,以纳入在过程批准、控制计划的维护(见* 8.5.1.1)及作业准备的验证(见* 8.5.1.3〕期间作出的任何更改。
制造可行性评估和产能策划的评价应为管理评审的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