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服务正规
认证流程规范
服务范围全国
认证类别食品安全
证书标志CNAS&UKAS
办理周期依据企业配合情况
付款方式面议
证书查询网站认监委
年审是否费用是
企业是否要配合需要
BRCGS认证办理食品安全**标准认证顾问
适用标准ISO22000:2018
周期1-4个月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a) 负责建立、实施和保持HACCP体系所需的过程并协调各部门工作;
b) 向总经理报告HACCP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确认HACCP体系取得的业绩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企业内部提升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c) 制定、审核HACCP管理手册、审核程序文件;
d) 管理HACCP小组并组织其工作;并通过培训、教育、实践等方式确保HACCP小组成员在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得到提高;组织HACCP小组进行危害分析,组织制定GMP、SSOP、HACCP计划;组织对HACCP计划和CCP点进行确认和验证,并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
e) 负责就公司HACCP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面的联络工作。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前提方案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不符合控制程序
HACCP计划控制程序
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食品撤回控制程序
确认、验证、验证结果的评级与分析控制程序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控制程序
危害分析控制程序
顾客过程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顾客财产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程序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异物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采购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原辅材料的采购过程的控制,包括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对合格供应商的批准。
3.2人事行政部负责采购管理。
3.3 人事行政部部长负责对供应商的选择、调查、评价及编制合格供应商清单。
3.4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采购合同的签署及订单的下发。
3.5 各岗位配合上述工作的开展。
4. 术语和定义(无)
5. 实施要求
5.1 供应商的分类
5.1.1 A类供应商——长期稳定合作的食品供应商。
5.1.2 B类供应商——零星现金采购的食品供应商。
5.2 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5.2.1 A/B类供应商由生产部部长负责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填写《供应商评审表》。
(1) A类供应商要调查及收集资料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 营业执照及相关的许可证如食品流通许可证等;
b) 主要产品类型以及产能、报价;
c) 人员、技术、设备设施的现状;经营历史和市场信誉、企业形象等。
d) 质量、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必要时或顾客有需求时);
e) 其他能力;
(2) B类供应商调查其在过往的供货历史中没有不良记录。
5.2.2 供应商资料收集齐全后,由人事行政部部长组织有关人员等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填入《供应商评审表》,经厂长审核,总经理或其授权人批准后成为合格供应商。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
a) 对供应商的相关经验进行评价;
b) 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情况及品质处理情况进行评审;
c) 对供应商管理体系进行审核验证其按要求提供所需产品的能力;
d) 调查供应商的顾客满意度;
e) 调查供应商的财务状况、服务和支持能力。
5.2.3选择供应商的基本原则
a) 供应商须是所供应产品的生产商户或其的代理商。
b) 供应商须提供一定时限的合理的保持服务,并有能力提供保证。
c) 对长期一直品质良好,交货期稳定准时,信誉良好,服务优良的供应商,**选择。
5.2.4 所有评价合格的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清单》,在有采购需求时使用。
5.2.5 公司采购员应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不断扩大供应商队伍,为采购提供更大选择空
间。
5.2.6 已有的供应商应在适当时机保持再评价,填写《供应商业绩定期考核评估表》,确保其持续合格的供应能力:
a) 每年应进行一次再评价;
b) 当出现严重的质量不合格时进行。
c) 如果连续二次出现供应不合格,应取消其合格供应商。
5.2.7 C类采购品的供应商根据了解样品或实物,以及报价单、效应在采购前对其
进行能力、质量和价格方面评价比较,不做资质评价。
5.3 采购计划和实施
5.3.1采购计划按照客户需求或提供的食品品种来开展采购实施,从合格供应商进行询价、比价,选择能满足客户需求的供方开展采购活动。
5.3.2 每次采购活动结束,采购员向供应商均要出具或相应报销凭证和质量保证书。
5.4 采购商品的检查和验收
5.4.1仓管统计工按要求对采购产品进行现场验收。合格的,采购。不合格的拒绝采购。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英文简称FSMS,即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GB/T 22000-2006/ISO 22000:2005就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随着经济**化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要求生产、操作和供应食品的组织,自己有能力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和那些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顾客的期望、社会的责任,使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逐渐认识到,应当有标准来操作、**、评价食品安全管理,这种对标准的呼唤,促使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产生。标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

食品危害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①微生物危害;②农药和残留;③滥用食品添加剂;④化学危害,包括生物;⑤假冒食品。食品危害还可以延伸到食品、原、兽药残留,以及在动物产品中为促进生长而添加等。
a) 负责识别本部门所涉及的风险及机遇;
b) 负责识别及收集本公司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c) 负责公司产品质量的检验控制及出货成品的售后质量跟踪;
d) 负责产品检验规范、品质管理文件等的编制,申报责任部门发放,并培训部门内部及相关岗位遵守品质文件要求
e) 负责组织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的分解、监测和验证;
f) 负责统计技术的选用,统计技术的使用培训,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g) 负责产品实现过程品质控制,编制检验书,做好进料、过程、成品的检验和验证并保持记录;
h) 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编制年度校准计划并执行校准或检定,负责对偏离校准状态时的追踪处理;
i) 负责不合格品判定,组织相应部门进行处置,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组织对其进行追溯,参与制订相应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并进行跟踪和验证;
j) 负责内部和外部质量反馈信息的分析、传递、处理;
k) 交付的其他任务。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