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种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服务内容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辅导申请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证书有效可查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14001:2015
周期1个月左右
申请材料协助整理
所需材料顾问备齐
iSO14001系列标准体现了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由"末端控制"到"污染预防"的发展趋势。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ISO14009)强调对组织的产品、活动、服务中具有或可能具有潜在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加以管理,建立严格的操作控制程序,保证企业环境目标的实现。生命周期分析(ISO14040-ISO14049)和环境表现(行为)评价(ISO14030-ISO14039)则将环境方面的考虑纳入产品的初设计阶段和企业活动的策划过程,为决策提供支持,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这种预防措施更彻底有效、更能对产品发挥影响力,从而带动相关产品和行业的改进、提高。
ISO14001系列标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将的环境管理经验加以提炼浓缩,转化为标准化的、可操作的管理工具和手段。例如,已颁行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不仅提供了对体系的全面要求,还提供了建立体系的步骤、方法指南。标准中没有量和具体的技术要求,使得各类组织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运用。
应急准备和响应ISO14001认证
公司编制《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建立、实施和保持准备和响应在 6.1.1 识别的潜在紧急情况的过程。
a) 生产部根据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潜在的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台风、机械伤害、触电等。
b) 生产部通过策划措施做好响应紧急情况的准备,以预防或减轻它所带来的有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影响。
c) 责任部门和人员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时,要快速做好响应,首先要保证人员的安全,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的损失。
d) 根据紧急情况和潜在环境影响的程度,采取相适应的措施预防或减轻紧急情况带来的后果。
e) 可行时,行政部应定期对应急程序和措施进行测试或演练,必要时让有关的相关方(如消防单位、客户单位等)适当参与其中。
f) 在定期测试和紧急情况发生后,或在管理评审时,应对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
g)适用时,向有关的相关方,包括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提供应急准备和响应相关的信息和培训。
应保持和保留有关过程和潜在紧急情况响应计划的成文信息。

ISO14001认证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
公司依《合同订单评审控制程序》执行合同评审,以保证在承诺(如签订合同)向客户提品和服务之前,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得到识别和评审。
a) 满足客户规定的要求,包括交付和交付后的要求;
b) 客户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或规定,但法律法规、行业的或已知预期用途所必需的产品和服务要求;
c) 公司确定的附加要求;
d) 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e)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的要求。
公司应对产品和服务要求进行评审,并使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得到明确规定,并且传达到有关的人员。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应确保公司能够满足规定的要求,评审结果、针对产品和服务的新要求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由生管部主导实施。

公司通过制定《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确定那些与已辨识的、需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的重大风险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和活动,以管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这应包括变更管理。
对于这些运行和活动,公司实施并保持:
a) 适合公司及其活动的运行控制措施:
1)消除危险源;
2) 用低危害的物质、过程、运行或设施替代;
3) 使用工程控制和或工作的重新组织;
4) 使用管理控制,包括培训;
5) 使用充分的个人防护用品。
公司把这些运行控制措施纳入总体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之中。
b) 与采购的货物、设备和生产服务相关的控制措施;
c) 与进入工作场所的承包方和访问者相关的控制措施;
d) 形成文件的程序,以避免因其缺乏而可能偏离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e) 规定的运行准则,以避免因其缺乏而可能偏离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保留成文信息,必要的情况下,确信这个过程已经按策划实施。

ISO14001认证知识
为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公司确定并保存以下知识,并在需要范围内可得到,以支持相应过程的运行,这些知识包括但不限于:
a)公司**;
b)公司管理体系文件;
c)相关部门收集的国家、行业标准、法律法规要求及客户要求(包括图纸、文件等);
d) 提供的设备、仪器操作说明。
为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公司应考虑现有的知识,确定如何获取更多必要的知识,并及时进行更新。
能力
公司编制《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对承担管理体系职责的人员规定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并进行培训,保留记录,以满足规定要求。
a) 编制《岗位说明书》,用以确定公司控制下影响公司体系绩效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能力的工作人员所需的能力,以此作为的重要依据;
b)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和经验,确保这些人员能够胜任其工作;
c) 以各种方式如理论、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及现场观察等办法对培训或其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对于确实难以胜任岗位要求的人员,可以考虑采用再培训、调岗或解除劳动合同等措施,以满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公司存在岗位包括:电工、起重设备操作工等。岗位操作员工应后方可上岗。岗位操作员工的任职由各行政部主管确认上岗;
d) 应按《记录控制程序》规定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的相关记录。
1、 提升贵公司的企业形象。
2、 生产绿色产品行销市场,掌握商机。
3、 进行内部管理改善。
4、 达到企业永续经营。
5、 善尽企业的国际、社会责任。
6、 因应国际环境保护的新朝流。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