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内容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ISO22000内审员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ISO22000认证辅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22000:2018
周期40天左右
所需资料协助整理
申请材料顾问整理
ISO22000认证顾问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为了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要求,从食品安全要求、生产流程、技术和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考虑,公司提供并由各责任部门管理适当的工作环境:
a)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b) 舒适,有利于员工的健康;
c) 工作整齐:各岗位定期清理、整理、保持通道畅通,物料排列整齐,产品分类、分状态、分规格存放和标识;
d) 工作清洁:工作场所周围经常清扫,保持清洁干净;
e) 工作有序:各场所、物流顺畅,光线适度,空气流通,操作者保持精心、细心、全心全意精神状态;
f) 安全消防设施齐备存放,禁止烟火,无任何安全隐患。
g) 营造公司内部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加强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潜能,开展创造性工作;
h) 积极取得外界及客户的认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工作环境不于厂区或建筑物内,还可能包括周边及外部区域情况,如邻居的活动、重要运输线路和涉及害虫出没和其他影响质量、卫生重要参数的地理位置。
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即统计过程控制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施,让检测数据活动起来,让数据说话,反馈过程异常,可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地采取措施,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提高产品合格率,提升生产效率。
(一)、 培训流程
1、 确定培训内容、 形式及师资: 针对培训需求人力资源部和相关部门主管就培训内容及师资的优缺点与合适性进行讨论后, 确定培训内容、 形式(内训/外训)及师资。
3、 确定培训对象: 人力资源部与培训需求部门确定需要参加培训人员的范围和名单。
4、 安排培训时间: 根据公司生产情况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时间安排, 确定培训时间。
5、 确定培训地点: 根据参训人数确定培训地点, 其中内训培训地点按照就近原则进行安排。
6、 发出书面的培训通知: 通知应明确表明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 时间、 地点,通知应发送至相关部门, 由部门主管签收后通知各参训人, 如参加人员**过十人以上, 应公告张贴。 若因故培训不能按期实施的, 由人力资源部出培训延期或取消通知。
7、 布置培训场地: 培训所需的器材包括座位安排、 电脑、 投影、 白板等。
8、 培训签到: 人力资源部培训专员在培训前要求每个参训的人员在《培训签到表》 上签到, 并清点核对人员。
9、 培训记录: 由人力资源部培训专员负责培训记录的填写(包括培训内容、出席情况)。
10、 培训效果评估: 向参训人员发放《培训效果评估表》, 人数**过三十人可采用抽样调查, 三十人以下可采用全体调查。 培训效果评估包括对以后工作的帮助程度、 对培训课程的满意程度、 学员收获、 对培训老师的培训建议或意见。
11、 对培训结果进行反馈: 提交培训结果给人力资源部分管审核, 提交培训签到表、 培训记录表、 培训效果评估表给人力资源部分管审核。 完成《培训
反馈表》, 将《培训反馈表》 反馈给相关部门或讲师。 有考试的, 提供《培训成绩汇总表》。
12、 对培训结果及培训相关资料进行存档: 将培训结果及培训相关资料以一个月一次的时间段存于公司档案室。
企业经过审核之后,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进一步落实现场卫生的管理,对卫生管理进一步评价,完善卫生规定管理。
企业反映:公司导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规范化操作后,公司运作日渐规范。在总公司的检查时,对企业做出的一些改进,表示赞赏。在持续改进的活动中,赢得一致**。
以审核现场为例,审核员把审核思路在组内进行了讨论,确定如下:
1、识别并确定主要生产过程,对工艺流程图进行现场确认。
2、根据GB14881-2013 的要求,结合公司制定的前提方案/良好操作规范,评估物流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可以防止交叉污染。
3、结合产品描述、危害分析和HACCP 计划,关注CCP 点和关键限值的确定、监视是否合理,是否有遗漏,监视的频率和方法是否符合规定。CCP 的设置是否符合行业特定。
4、查环境卫生、生产设备设施状况、人员卫生、清洁消毒等情况。
5、现场检查当天的生产记录情况。
6、与现场岗位人员、CCP 监视人员进行沟通,了解CCP、OPRP 的控制情况。
7、抽查过往的生产记录。
危害评价的输入:通过危害识别产生的《危害分析及控制措施选择表》;
危害评价的输出:《危害分析及控制措施选择表》,该清单明确有哪些由公司进行控制的危害,并记录了危害评价的过程。
危害评价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如下内容:
a)危害的来源(如危害可能从“哪里”和“如何”引入到产品和/或其环境中):
b)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定性和/或定量的流行状况,例如发生频次和典型水平、的可能水平、和/或水平的统计分布)。评价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时,应当考虑同一体系中该特定运作前后的环节、加工设备、加工服务、周边环境,以及食品链前后的关联。
c)危害的性质(如增加、恶化和产生的能力):
d)危害可能产生的不利健康影响的严重程度(如大致的分类,象“严重”、“重大”、“轻微”和“可忽略”)。只有其严重程度可忽略的危害,才可不对其进行控制。
e)除上述已经规定不需进行控制的危害外,都应列为由公司控制的危害。
食品安全小组组内进行危害评定所需的信息不充分时,可通过科学文献、数据库、公众和咨询获得额外的信息。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