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深圳
ISO9000认证顾问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
ISO9001认证内审员培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9001:2015
周期1个月左右
所需资料协助整理
申请资料咨询协助
一、为加强劳动工作纪律,维护公司和员工的利益,保证公司的经营和生产能有序地正常进行。
二、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的全体员工。
三、公司行政部负责考勤审核管理工作,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考勤工作。
四、公司月度考勤考核周期为每月1 日至当月月底。将员工的出勤情况登记在《出勤表》中。
1.公司上班时间早上8:00~12:00,下午13:00至17:00。每周休息。
2.员工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上班后或下班**分钟内均不算迟到、早退)、旷工。迟到、早退、旷工者,按公司奖惩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3.凡需请员工,必须先填写请假单,二天内(含二天),由部门主管批准,二天以上由公司审批。
4.请事假**过批准天数不上班者,**出部分作旷工处理。确有情况,要电话向公司申诉理由.获准后允许补办请假手续。
5.未经请假外出、请假未批外出或无故**假者作旷工处理。
在末次会议上,本着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与公司进行了开诚布公地沟通,强调记录的真实性、重要性,作为管理人员,不能只是看到记录表上一行行整齐、符合的数字就高枕**,而应该根据实际工作及时调整、确定适宜的工作要求。
通过这次审核,我也觉得对认证管理和认证实施过程控制来说,应该充分考虑审核时间的合理充分,审核员也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次审核,特别是人员现场审核,仅仅坐在会议室抽查记录,实际还是有相当的风险的

1、效果跟踪
从审核后对该公司的跟踪反馈-该公司已经将管理文件《外包控制程序》依规定的要求,进行全面的修改。并完成了审批发放。对公司及项目部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并组织了一个公司范围内的大检查。并重新组织了“交底工作”。
经验的积累与传承,促进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2、结束语
通过认证管理体系与国内管理模式、行业紧密结合的特点。更加清晰的过程思路。在审核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运行状况时,更***表面现象,发现体系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促进了组织质量管理的有效提升。同时,可以不断探索增值审核的可行方向。

1. 应规范检查防护装置,建议加严对动力设施防护进行精细化管理。
2. 引起企业对设备特别是自动化设备的关注。
3. 另一方面,希望企业能够举一反三,持续开展检查,确保所有基础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在末次会议时,当审核组通报这项不合格报告之后,企业很诚恳的表示对审核组的感谢,会议上他站起来,当场表态将严肃对待这个问题,并要求必须研究清楚对策并认真执行。
企业十分认真地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拟定了纠正预防措施:
原因分析:班组长对材料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纠正及纠正措施:
1. 对防护栏改造,进行增加密度至符合要求并增加**部防护,将当班设备点检记录中正常的记录更改为“故障”。
2. 对班组长进行培训,提高安全操作的意识与能力。

对该公司的该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对2.2 条款规定的内容等要求, 逐一进行审核:从公司的组织架构、文件规定、职责权限、设施工具的配置、人员履行规定、现场管理等实施效果,
认为在用泳池的管理方面总体能够按照新标准的要求管理, 经过两天的现场审核,审核组认为,公司对风险和机遇的识别与应对措施的制定,能从上到下的贯彻落实,基本满足新标准要求。
制定对应措施, 防止事故的发生;
--规章制度要完善:制度的制定、预案的完善等要符合要求;
--人员配置要合理:满足法规要求、救生员等人数及持证上岗符合要求;
--设施设备的配置:符合要求, 并经过上级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由当地有关部门:门、门、**等共同进行;
--使用的卫生工具等材料:要满足相关要求,不达标的尽快购买解决;
--环境卫生要求:要干净整洁,无蚊蝇、定期清洁等;
--对外包方的管理:要求有管理制度、考核标准,检查验收规定,定期评价等;
并按照要求执行, 效果较好;但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内容。
1.目的
预防来自不卫生的物体污染产品、原辅材料和产品接触面,导致交叉污染。
2.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本企业内所有需要卫生安全控制的环境、设备、产品及个人卫生。
3.职责
3.1仓库负责原材料与成品的隔离贮存与发放。
3.2各生产车间负责各包工区环境卫生、设备、产品以及员工卫生。
3.3行政部负责公共区卫生监督检查;生产部负责生产作业区产品安全监督检查。
3.4各生产车间负责废弃物的处理。
3.5 品管部负责每月对生产车间防止交叉污染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4.程序
4.1生产作业区的设置
4.1.1根据产品的卫生安全控制需要,设立相应的一般作业区和清洁作业区。
4.1.2对清洁作业区要实行有效隔离防护,对人、物、气流控制,并有明确的标识。
4.1.3清洁作业区内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器具,必要的器具要定置管理。
4.2操作人员要求
4.2.1员工在接触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之前必须保持手的洁净。
4.2.2员工在处理废弃物或其他污染物后,必须进行双手的清洗、消毒。
4.2.3一般作业区的工作人员不应向清洁作业区流动。
4.2.4对进入清洁作业区的操作人员要进行控制,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入清洁作业区。
4.3. 器具、设备及包装材料的要求
4.3.1. 生产线设备的清洁按设备清洁制度执行。
4.3.2. 一般作业区和清洁作业区的器具不得交叉使用。
4.3.3. 产品接触的器具、设备表面被废水、污物等污染时或碰到地面及其他不卫生物品时,必须立即消毒和清洗。
4.3.4. 用于生产、调配、包装等设施与器具使用前应确认已被清洁消毒。
4.3.5. 已清洗过的设备和器具应避免再受污染。产品容器必须放置离地面15厘米以上。
4.3.6. 生产用水的水龙头不能直接接触地面,不使用时应将水龙头放在水龙头管架上。
水龙头不能进入低于边缘的水槽中。
4.3.7. 外包装材料不允许直接接触地面,应放置在洁净、干燥的仓库内,离地面10厘米以上。
4.4. 原料和废弃物的处理。
4.4.1. 低风险区的原料处理不得在高风险区处理。
4.4.2. 废弃物应由生产车间每天及时清理,**存放。存放在生产区内的要密封不外露。
4.5.为防止发生交叉污染,更衣间等区域的洗手消毒水龙头应为非手动开关
4.6造成交叉污染的来源
工厂选址、设计、车间不合理
加工人员个人卫生不良
卫生操作不当
原料和成品未隔离。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