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导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辅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食品安全体系内审员指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流程食品安全管理流程梳理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控制措施的识别和评价
5.3.1 已经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通过适宜地选择和实施控制措施或其组合来控制,将预防、消除或减少危害的产生以满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针对每一危害均应识别其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否则,应建立这样的控制措施。
5.3.2 应用逻辑方法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以确定某一控制措施是否关键的控制措施。关键控制措施应满足如下准则:
a) 根据应用的强度,控制措施对已确定食品安全危害的效果是有效的;
b) 对该控制措施进行监视的可行的(具有及时监视以便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能力);
c) 相对其他控制措施,该控制措施在体系中的位置是处于后的,即在其后再无其他控制措施对其控制的危害进行有效控制;
d) 一旦该控制措施作用失效,后果的严重程度将是中等风险以上(见4.2.3)。
5.3.3 通过评审,确定为关键控制措施的列入HACCP计划表进行管理,其他的控制措施作为操作性前提方案进行管理。
5.3.4 对控制措施的评审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编制《控制措施识别和评价表》。

4.5 报告与完善
4.5.1 应急处理完毕后,发生部门负责人应在三天内完成应急报告书,向食品安全小组组长报告。
4.5.2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对应急报告书进行审查和确认,并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单,要求有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原因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
4.5.3 事故处理完毕后,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应组织对本程序进行评审和改进。

关键控制点的监视系统
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应建立监视系统,以证实关键控制点处于受控状态。该系统应包括所有针对关键限值的、有计划的测量或观察。
监视系统应由相关程序、指导书和表格构成,包括以下内容:
a)在适宜的时间框架内提供结果的测量或观察;
b)所用的监视装置;
c)适用的校准方法(见8.3);
d)监视频次;
e)与监视和评价监视结果有关的职责和权限;
f)记录的要求和方法。
当关键限值**出时,监视的方法和频率应能够及时确定,以使在产品销售前对产品进行隔离。
7.6.5 监视结果**出关键限值时采取的措施
应在HACCP计划中规定关键限值**出时所采取的策划的纠正和纠正措施。这些措施应确保查明不符合的原因,使关键控制点控制的参数恢复受控,并防止再次发生(见7.10.2)。
按《不符合控制程序》的规定,处置潜在不安全产品,确保评价后再放行(见7.10.3)。
7.6.6 公司建立的车间内调味品的《HACCP计划》见公司文件的《HACCP计划表》。

卫生和安全
4.3.1 车间应执行《*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卫生操作流程及标准》等有关法规。
4.3.2 个人卫生须符合《卫生操作流程及标准》中的有关要求。
4.3.3 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重点加强对食品链的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4.3.4 保持贮藏作业、配送工具内外环境整洁,操作间、设施齐全;每天要保持作业场所的整洁,作业完成后进行常规卫生清洁,具体卫生标准执行《卫生操作流程及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4.3.5 区域卫生分片负责落实到人,卫生检查采取自查、公司每日抽查与每月普查相结合的形式;在检查中,凡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执行《不符合控制程序》中的有关规定。
4.3.6 做好作业区域、贮藏的油、水、电设施的安全防护工作;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员工应掌握正确使用方法,公司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将结果记录在《作业管理考核记录》中。
-/gbafcjj/-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