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控制点的监视系统
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应建立监视系统,以证实关键控制点处于受控状态。该系统应包括所有针对关键限值的、有计划的测量或观察。
监视系统应由相关程序、指导书和表格构成,包括以下内容:
a)在适宜的时间框架内提供结果的测量或观察;
b)所用的监视装置;
c)适用的校准方法(见8.3);
d)监视频次;
e)与监视和评价监视结果有关的职责和权限;
f)记录的要求和方法。
当关键限值**出时,监视的方法和频率应能够及时确定,以使在产品销售前对产品进行隔离。
7.6.5 监视结果**出关键限值时采取的措施
应在HACCP计划中规定关键限值**出时所采取的策划的纠正和纠正措施。这些措施应确保查明不符合的原因,使关键控制点控制的参数恢复受控,并防止再次发生(见7.10.2)。
按《不符合控制程序》的规定,处置潜在不安全产品,确保评价后再放行(见7.10.3)。
7.6.6 公司建立的车间内调味品的《HACCP计划》见公司文件的《HACCP计划表》。

预备信息的更新、描述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文件的更新
验证策划
可追溯性系统
纠正
纠正措施
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处置
撤回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确认、验证和改进)总则
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
监视和测量的控制
内部审核
单项验证结果的评价
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
(改进)持续改进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

4.3.3审核正式开始时,审核组长主持召开会议,会议宣布有关审核事项,介绍审核方法及审核程序,并澄清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内审员按照《内部审核计划》的分工准备并实施现场审核。现场审核时,审核员采用“听、看、查、问”的方法进行审核,并记录审核情况。
4.3.4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内审员以《不符合项报告》的形式向被审核部门提出。
4.3.5不符合项的责任部门要调查分析造成不符合项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4.3.6内审员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跟踪审核,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向审核组长汇报跟踪审核情况。
4.4审核报告
4.4.1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或其委托人编写《内部审核报告》,同时审核组长组织召开末次会议,主要内容是宣读不符合项报告和审核报告,并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和改进建议;
4.4.2《内部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批准后发至有关部门。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沟通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
人员培训控制程序
设施、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
危害分析控制程序
通知和召回控制程序
贮藏、配送服务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不符合控制程序
纠正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验证控制程序
-/gbafcjj/-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