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紧急状况识别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组织相关部门对可能存在的紧急状况进行识别。
1.1识别时机
食品安全体系建立时;
每年年底;
生产环境有变化时;
对本公司产品有影响的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
其他。
1.2 参加人员:
食品安全小组成员;
相关部门;
必要时,请有关*。
2公司可能存在的紧急状况:
火灾;
突然停电;
突然停水;
生产时,设备出现故障;
生产时,玻璃爆裂;
生产时,外界污水、灰尘等侵入;
风季、雨季、高温季节等特殊天气;
病爆发;
化学物品意外污染;
食物中毒;
其他。

4.6 产品标签
4.6.1 公司产品标签管理程序应包含原声称内容审查。原必须加注标签,原声称内容和形式应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并保证标签清楚传达所有原,使用通用名称作为原标识。
4.6.2 原声称范围应包括含原成分的产品,还有同一生产线或生产环境下可能含原成分的产品。出口销售产品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要求对声称的原种类进行识别审核,加以调整。
4.6.3 公司实施包装/标签检查程序,查阅包材接收记录和查看含原产品标签验证包装材料上的配料声明和任何警示性标识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4.7 员工意识
4.7.1 员工具备足够的原知识是预防过交叉污染的重要部分。公司HACCP培训和安全培训计划应包括原培训内容。做好原培训记录和考核记录,予以妥善保存。
4.7.2 公司须确保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原员工了解工厂所涉及使用的原成分,在此同时针对员工岗位职责进行不同水平的原培训,组织相应考核以保证关键岗位员工熟悉操作规范。
4.7.3 公司应抽调员工面谈评估原意识水平,查阅培训记录和考核记录确敏原培训得到有效落实。

1.目的
确定如何评定已分析出之危害的风险性评估,作为建立和判定显著危害之指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产品加工过程中所有危害程度的确定.
3.职责
食品安全小组: 负责依据此文件的要求,对分析出来的危害之程度进行评定,从而判定其是否为显著危害。
4.程序
4.1 本公司危害分析,按《危害分析控制措施程序》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中的要求操作。
4.2 一旦确认了潜在的危害,就必须对该危害进行风险分析,评估该危害是否会对特定的制程造成威胁。食品安全小组应从如下几点考虑:
4.2.1 过程中可能引入危害的机会;
4.2.2 该危害对列入面对大众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4.2.3 若无采用特定或恰当的方法处理时,产品或半成品是否会增加危险;
4.2.4 现有危害之负面影响升高的可能性;
4.2.5 危害存在所造成的后续严重结果;
4.2.6会被危害所影响的人有哪些;
4.3 以上几点可转化成数值,籍以评估产品危害发生的机率和严重性,一般可用以下图表进行。在评分时,食品安全小组 可根据其组员的经验,有关食品微生物、FSMS、食品生产和食品加工方面的参考文献,科学研究文献,生产资料,互联网,品控部的研究结果,供应商提供的信息,以往产品回收的情况,顾客投诉的统计分析等,综合讨论并确定其相关分数、总发生机率。
4.3.1下图中之机率是指此危害发生的频率,分为很低、低、中等、高四个等级,四个等级之含义即为左方框所述。严重性是指此危害如不控制,对消费者健康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分为非常有限、一般、严重和非常严重四个等级,四个等级之含义即下方框所述。
4.3.2 危害程度横纵坐标之总交即为危害程度之综合分,当综合分≥4时,即可判定此危害为显著危害,即上述图表之阴影部分。确定为显著危害后,食品安全小组还需再根据《关键控制点确定程序》之要求,确定其是否为CCP点。如综合分<4时,即为非显著危害,不需再确定其是否为CCP点。
4.3.3不管确定的危害程度是显著还是非显著,对分析出来的所有危害,食品安全小组应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将此危害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减至甚至消除。
4.3.4以上之确定的结果,登记在各产品之《危害分析表》内。
4.3.5当确定物料或加工过程中,不存在危害时,此图表评分法不适用。

-/gbafcjj/-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