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和测量资源
a) 公司建立《检测器具管理程序》,在进行产品和服务相关过程中策划并实施管理计划,在管理计划中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应确保所提供的资源:
1) 适合特定类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2) 得到适当的维护,以确保持续适合其用途。
b) 公司制定《检测器具管理程序》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为确保监视与测量结果之有效性,公司对监视与测量设备实施以下措施:
1) 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若无此等标准存在时,记录校准或检定的依据。
2) 予以调整或必要时再调整。
3) 对测量设备进行标识,以确定其校准状态。
4) 防止可能使测量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
5) 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
此外,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公司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并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校准和验证结果的成文信息予以保存。

公司需考虑的主要风险
5.2.1质量风险,例如:
a直接质量风险: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维修、投诉等风险。
b间接质量风险:产品使用过程,损坏了顾客的其它财产权或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
5.2.2技术设计风险:
a安装方案不严谨造成质量问题,引发顾客投诉或要求停工
b顾客提供的设计图反复变更,导致工期延误,或增加材料消耗;
c设计变动造成进度缓慢,进度受阻,终造成经济损失
5.2.3实施性风险:
a生产计划安排失误导致工期延误
b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带来的风险
c操作人员文化层次和意识较低,流动性大造成的质量问题
d与其他单位交叉操作造成计划执行和调整困难
5.2.4环境风险,例如:
a大环境不景气。
b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消费习惯不同。
c法规、政策环境:国家法规及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个地方的相关政策的变动会间接的影响到企业资金融入以及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
d经济环境:利率的变动、汇率的变动、同伙膨胀或通货紧缩等。
5.2.5政策性风险,例如
a原材料供应:主要包括了原材料的价格、质量和送货时间的变化、临时紧缺、采购过程的欺诈行为,采购人员的疏忽,导致原材料数量以及质量上的不达标等。
b员工风险:采购人员、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生产管理人员,由于他们的疏忽导致的风险,以及各岗位主要人员的离职等风险。
c设备:生产设备出现意外的故障,甚至损坏等。
d供销链风险:主要包括供应商及顾客违约,以及供应或销售渠道不畅通等风险。
e法律纠纷:消费者投诉等潜在的法律纠纷。
f操作当地的社会治安、地方保护政策

5.10.2 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记录以及验证其有效性的记录。
5.11 记录的基本要求
5.1.1 记录必须真实反映描述对象的状态。
5.11.2 记录中的文字、数字必须规范、清晰,不得涂改、做到内容完整、项目齐全、真实准确地记载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信息。
5.11.3 记录中所采用的图形、符号、计量单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5.11.4 记录应有明显的标识,清楚地表明该记录的名称、类别、编号、时间等,以便于存取检索。
5.11.5施工资料应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作为竣工资料的整理份数按合同要求及其他要求确定,但不得少于3套。
5.11.6签字应按表格所规定的人员亲笔签名,不得由他人代签。
5.12 记录的收集、编目、保管和归档
5.12.1 各部门、分公司*资料员负责记录的收集、整理、编目和移交前的保管。
5.12.2 工程记录以单位工程为单元进行收集编目。
5.12.3 工程施工形成的记录由工程部组织各工程项目部整理,工程竣工后按有关法令规定和要求移交工程所在地的城建档案馆或其它有关部门,或根据合同要求移交给建设单位(顾客),自存的工程记录由公司工程部资料室保管。
5.12.4 体系记录除在程序文件中有特殊规定以外,由归口管理部门在每年年底收归档。
5.12.5 记录贮存应有适宜的保存环境和设施,以防止损坏、变质和丢失。
5.12.6 记录的保管方式应便于存取和检索,又要注意保密。
5.13 记录的处理
5.13.1 记录的保存期限。
体系运行记录保存期见《记录总清单》。
5.13.2 记录建档后按规定的保存期限妥善保存,当合同有要求时,在商定期内应可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评价时查阅。
5.13.3 档案室对**过保存期限的记录在填写《销毁逾期记录申请表》并报告总经理批准后予以销毁,并在《记录总清单》中注销。
5.14 行政人事部应每年检查各部门记录的管理状况,并考虑是否需要提出预防措施,以获得改进的机会。

-/gbafcjj/-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