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当交付后的产品可能有批量的不适合(包括存在安全危害)时,能及时将有关信息通知相关方,并或实施产品召回,并*完全地使有关产品得到控制,避免或降低危害的影响。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任何已发出的不适合产品的信息传递和回收过程。
3、职责
3.1 质量、食品安全小组负责监视实施召回。
3.2 总经理负责召回计划的批准。
3.3 各部门参与和配合完成本程序的要求。
4、活动
4.1 召回的时机
当公司存在受不合格产品影响的批次产品已经不在公司控制下时(如已经交付),应启动召回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形都可能涉及待召回产品,触发召回程序:
a) 顾客的投诉(见客户要求与沟通控制程序);
b) 上级监督部门(如防疫站、动检站等)有信息表明原料或产品存在不安全;
c) 品质部在检查中发现原料或产品存在不安全;
d) 媒体报告的不适合的产品或事件;
e) 公司内部(主要为各餐厅、食堂)发现上游部门提供的原料或产品存在不安全(见不合格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
f) 其他的改变(包括技术、法律行规和突发事件)影响到已交付的产品质量或安全。
如实施召回,a)、 b) 、 d) 、f)属于被动召回,c) 、e)属于主动召回.

1.目的
为保证公司产品的食用安全,实现原的全流程管理控制,避免原交叉污染,有效地维护消费者和员工的健康,特制定本项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含原产品、与含原产品共用生产设备或同一生产场所加工出来的产品和外来潜在原风险的管理控制,对原的识别、供应商审核评估、原辅料贮存处理、生产加工返工、产品包装和产品标识进行全流程管理。
3. 职责
3.1 运营部负责监督生产现场原控制的执行落实,制订原目录(见附录A),并适时更新。
3.2采购部负责原辅料供应商的原管理的审核评估。
3.3仓库负责含原物料的仓储保管和物流跟踪。
3.4运营部负责含生产区域原交叉接触的预防控制,含原的产品的生产策划和实现。
3.5行政部负责员工原知识培训和考核(纳入安全培训范畴),提升员工原意识。
3.6市场部负责涉原产品的销售跟踪和协助产品召回。
4. 内容
4.1 原的识别
4.1.1根据我国和产品销售国的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原控制清单》(见附录A),并适时更新控制清单,实现对公司产品和原辅料的原完整识别,确定公司产品和原辅料含有的原成分和可能的原风险。
4.1.2原危害评估应包含在公司HACCP计划危害分析过程中。原评估应包括产品原料、辅料、加工助剂和包装材料,了解其原料组成, 并评估是否在《原控制清单》内。
4.2 供应商审核批准
4.2.1原控制管理评审应纳入公司供应商管理评审程序中。相关供应商应提供其原管理控制计划以及记录,确保其原管理控制能力。
4.2.2 供应商审核应包括临时或紧急使用的供应商,临时采购合同或协议应有涉原成分声明的内容,保证采购产品不含有未经宣布的原成分。
4.2.3通过原辅料供应商加工现场调查等方式验证供应商原控制计划实施效果。涉原成分审核结果应妥善保存,同时反馈到食品安全小组。

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制定
对已识别的控制点,必须按操作限值的要求进行监控,监控活动以《操作性前提方案》的文件形式提供给实施现场。操作性前提方案由食品安全小组制定,其内容包括:
(1) 每个操作性前提方案的所控制的食品安全危害;
(2) 控制措施;
(3) 监控对象;
(4) 监控方法;
(5) 监控频率;
(6) 监控人员;
(7) 纠正和纠正措施;
(8) 监控记录;
(9) 监控验证记录。
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审核
食品安全小组应在确定操作限值的同时,考虑运用的监控对象、方法,制定操作性前提方案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包括上述9项内容的监控计划。
每一个操作性前提方案由现场及部门食品安全小组成员提出,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分析讨论其可行性和操作性。
讨论完成后操作性前提方案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发布实施。

-/gbafcjj/-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