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对从事影响产品食品安全工作的人员进行适宜、必要的管理和培训,确保各岗位人员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各类人员的管理及培训活动。
3职责
3.1办公室负责员工的招聘、教育、培训及档案工作。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人员配置及岗位技能的培训。
4工作程序
4.1岗位设置
4.1.1 办公室根据公司的管理发展需求,对公司的岗位进行设置,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4.1.2 所有工作必须先设立岗位,后配置人员。没有岗位一律不得配置人员。
4.1.3 办公室对每一岗位制定《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并经总经理批准后作为各岗位人员的规范要求,《岗位任职资格要求》要说明岗位名称、文化教育、专业培训、实际操作技能、经历或资格、相关岗位食品安全管理知识等能力要求。
4.2岗位考核
办公室根据《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对公司现有职员和有意向到公司工作的人员的能力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录在《求职申请书》。
4.3待岗和岗位代理
4.3.1 公司职员在没有明确岗位的情况下实行待岗制。
4.3.2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待岗:
① 为储备的目的而引入的优秀人才而暂时没有岗位;
② 工作人员因任何原因不宜继续在原岗位工作;
③ 因任何原因被暂时停止工作;
4.3.3 待岗人员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必须服从人力资源部安排的工作。

1. 目的
对采购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公司对辅材料、器具的采购过程,包括对相应供应商的选择评价。
3.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对合格供应商的批准。
3.2采购部负责采购管理:
3.2.1对供应商的选择、调查、评价及编制合格供方名录;
3.2.2负责采购合同的签署及订单的下发;
3.3质控部负责采购商品的质量验证。
3.4相关部门配合上述各部门开展此项工作。
4. 工作流程
4.1供应商的分类
重要物资(A):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物资(等仓储的食品类货品、接触食器货品类的包装、作业器具等);
一般物资(B):非直接用于产品本身的起辅助作用的物资(如外包装等)、生产设备的易损件、易耗件等。
C类供应商——其他供应商。
4.2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4.2.1 A/B类供应商由相应产品中心门负责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填写《供应商调查表》。
A类供应商要调查及收集资料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 营业执照及相关的许可证如卫生证等;
b) 主要产品类型以及产能、;
c) 人员、技术、设备设施的现状;经营历史和市场信誉、企业形象等。
d) 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必要时或顾客有需求时);
e) 其他资格能力证明;
f) 样品。
B类供应商调查其是否有固定的农产品来源或生产基地,固定经营地址,并且在过往的供货历史中没有不良记录。
4.2.2 供应商资料收集齐全后,由采购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等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填入《供方评定记录表》,经产品中心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或其授权人批准后成为合格供应商。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
a) 对供方的相关经验进行评价;
b) 对供方的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情况及品质处理情况进行评审;
c) 对供方管理体系进行审核验证其按要求提供所需产品的能力;
d) 调查供方的顾客满意度;
e) 调查供方的财务状况、服务和支持能力。

采购计划和实施
4.3.1接触食器货品类的包装、作业器具:由物资需求部门编制《采购单》,交产品中心门,由其审核汇总并咨询其他相关部门和仓库情况,确定采购需求,经总经理批准后,集中采购。
4.3.2应急采购:对于急用物资,由需求部门编制《采购单》并附录请购报告,经**批准后,由产品中心门按要求采购。
4.3.3填写《采购单》须充分表述采购对象的信息,如产品或服务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交付方式、质量要求。
4.3.4 A/B类采购品只能选用《合格供方名录》中的供应商提供,如果不能从《合格供方名录》选取择合格供应商,应执行5.2条的规定,或由总经理批准选用其他供应商。
4.3.5 A类采购品的采购,应与供方正式签订《采购合同》编制订购单由供方确认并出具送货清单。适用时,合同应明确采购物资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交货期、产品或服务标准、检验规程或规范、图样及交货方式和地点。
4.3.6 实施采购前,应向多个供应商进行产品调查才能决定采购。
4.3.7 每次采购活动结束,供应商均要出具和相应报销凭证和质量保证书。

-/gbafcjj/-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