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8.7.1公司编制并实施《不合格/不符合控制程序》,以识别、控制不符合要求的输出,防止其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并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和处置的有关职责、权限做出规定。
8.7.2 事件调查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不符合控制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发生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的不符合,生产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纠正措施,防止不符合的再次发生或在其他场所发生。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按《安全事故处理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不符合的调查处理由行政部和相关管理部门处理。
责任部门要在规定期限内制定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在采取措施前,要对措施进行风险评价,对不符合进行审查,从而确保纠正和纠正措施的有效性。主管部门及责任部门均要对上述过程做出相应记录并保存。
8.7.3 公司应保留下列形成文件的信息,以:
a)描述不合格;
b)描述所采取的措施;
c)描述获得的让步;
d)识别处置不合格的授权。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四、噪声控制技术
1.声源的控制
2.噪声传播途径的控制
吸声降噪
隔声减噪
消声降噪
减震降噪
3.接收者的保护
法律法规及环保标准
一、环境管理与环境管理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
清洁生产促进法
污染控制的管理
二、环境保律法规概述
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环境保
国际公约 环保法规() 污染防治法 其它法律中的环保条款
地方环境保规 (地方人大) 国家环境保护规章 (**)
地方环境保护规章(地方**)
污染防治法 资源保
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防治法、海洋环境保
噪声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
资源保:森林法、水法等
法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公司建立了《安全事故处理控制程序》、《不合格/不符合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和纠正措施,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10.2.1 若出现不符合/不合格,包括来自于投诉的不合格,公司应:
a)对不符合/不合格做出应对,并在适用时:
1)采取措施以控制和纠正不符合/不合格;
2)处置所产生的后果,包括减轻有害的质量/环境/安全影响。
b)通过下列活动,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消除产生不符合/不合格的原因,避免其再次发生或者在其他场合发生:
1)调查事件或评审和分析不符合/不合格;
2)确定事件或不符合/不合格发生的原因;
3)确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发生类似的不符合/不合格。
c)实施所需的措施;
d)对严重的事故、事件、不符合采取的纠正措施,要确保和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相适应;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e)需要时,更新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f) 纠正措施实施前,要对其可能带来的新风险进行评价,以防止产生新的风险;
g)需要时,变更管理体系。
纠正措施应与所产生的不符合/不合格、所涉及的事件或潜在的影响相适应。
总则
公司考虑已确定的风险和机遇,应:
a) 确定监视和测量的对象,以便:
——证实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的符合性(法律法规、客户、相关方要求和公司承诺)
——评价过程绩效
——确保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评价客户满意度
——主动性绩效测量,跟踪重大风险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跟踪管理目标和方案的落实情况及有效性
——被动性绩效测量,即监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件(包括事故、事件等)和其他不良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历史证据
——评价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
b) 评价外部供方的业绩;
c) 确定监视、测量(适用时)、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以确保结果可行;
d) 确定监测和测量的时机;
e) 确定对监测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时机;
f) 确定所需的管理体系绩效指标。
公司建立过程,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公司保持适当的文件信息,以提供“结果”的证据。
公司制定并执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每年1次,间隔不**过12个月)对公司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与公司的战略方向一致。
9.3.2 管理评审输入
策划和实施管理评审时应考虑下列内容:
a)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
b)与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内外部问题的变化,包括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 风险和机遇;
c)下列有关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包括其趋势:
1)客户满意和相关方的相关沟通信息(包括反馈、需求和期望、投诉、包括合规性义务);
2)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3)过程绩效以及服务的符合性;
4)事件调查、不符合/不合格以及纠正措施;
5)监视和测量结果,包括服务监视和测量、外部检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环境/安全绩效、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危险源、管理方案等)等;
6)参与和协商的结果;
7)审核结果;
8)合规性评价的结果;
9)外部供方的绩效;
10)紧急状况、事故和召回。
d)资源的充分性;
e)应对质量/环境/安全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见6.1);
f)改进的机会。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公司制定并实施《法律法规控制程序》,确定并获取与管理体系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用于公司的方式。
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考虑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由行政部识别制作《法律法规及要求清单》。适用部分要传达到相关人员,转化为公司的标准。
策划措施
公司应策划:
a)采取措施以应对:
1)质量/环境/安全风险;
2)重要环境因素;
3)重大风险危险源;
4)合规性义务;
5)在6.1.1 识别的风险和机遇;
6)紧急情况做准备并响应紧急情况。
b)将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可通用部份进行融合,涵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过程(见6.2,*7 章,*8 章和9.1),或其他业务过程;并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职业健康安全变更管理
公司应建立一个(或多个)过程以实施并控制所计划的、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影响的临时性变更和*性变更,包括:
a) 新的产品、服务和过程,或现有产品、过程和服务的变更,包括:
— 工作场所的地点和周围环境;
— 工作组织;
— 工作条件;
— 设施;
— 工作人数;
b) 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变更;
c) 有关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知识或信息的变更;
d) 知识和技术的发展。
组织应对非计划变更的后果进行评审,必要时,采取措施,以减轻任何不利影响。
注:变更可带来风险和机遇。
-/gbafcjj/-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