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建立了《安全事故处理控制程序》、《不合格/不符合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和纠正措施,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10.2.1 若出现不符合/不合格,包括来自于投诉的不合格,公司应:
a)对不符合/不合格做出应对,并在适用时:
1)采取措施以控制和纠正不符合/不合格;
2)处置所产生的后果,包括减轻有害的质量/环境/安全影响。
b)通过下列活动,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消除产生不符合/不合格的原因,避免其再次发生或者在其他场合发生:
1)调查事件或评审和分析不符合/不合格;
2)确定事件或不符合/不合格发生的原因;
3)确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发生类似的不符合/不合格。
c)实施所需的措施;
d)对严重的事故、事件、不符合采取的纠正措施,要确保和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相适应;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e)需要时,更新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f) 纠正措施实施前,要对其可能带来的新风险进行评价,以防止产生新的风险;
g)需要时,变更管理体系。
纠正措施应与所产生的不符合/不合格、所涉及的事件或潜在的影响相适应。
关于标准不适用理由审核
新版标准仍保留有删减的条文,对于不适用要求仍可删减,特别指出“设计和开发”,在标准中明确要求的是“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不应理解所有过程的设计开发。当组织不存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时,仍可删减,如仅具备建筑施工资质的单位,仍可删减标准中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条款。
关于过程方法使用的审核
针对受审核方的主要过程,特别是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应按组织实际流程识别其对应标准条款的要求,按实际流程进行审核。按流程审核所涉及的验证性条款(如人、机、料等),并不替代标准独立条款(如7.1.2人员、7.2能力、7.3意识)的全面审核。
每个过程的输出为下一过程的输入,在审核过程中应依据审核计划安排做好过程输入的交接工作(不同组别时),保持过程审核(记录)的连续性。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策划和控制
公司建立、实施和控制满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所需的过程,并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所确定的措施:
——为过程建立运行准则;
——按照运行准则实施过程的控制。
注:控制可包括工程控制、程序。控制可以依一个次序(如消除、代替、管理)实施,并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公司确保外**程受控或可施加影响。应用于这些过程的控制或影响的类型和程度应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加以规定。
8.1.2.1 从符合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公司应:
a)适用时,建立运行控制,以确保体现在生产和服务开发的环境要求,考虑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
b)适用时,确定生产的环境要求;
c)向包括承包商在内的外部供方传达相关的环境要求;
d)考虑有关生产和服务的提供、交付、处理过程潜在重要环境影响信息的需求。
一、与环境相关的术语
1.环境资源
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又指他们组合的各种状态,即环境状态。
可再生资源
2.能源
再生能源(非石化能源)
3.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促进法)
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废物的综合利用=生态经济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反馈式流程
4.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促进法)
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5.生命周期
从原料采掘、产品加工制造、运输、使用及产品的终处置的各个阶段。
客户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公司应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对公司使用的或构成产品和服务一部分的顾客和外部供方财产,公司应予以识别、验证、保护和防护。
若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情况,公司应向顾客或外部供方报告,并保留所发生情况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包括知识产权(顾客提供的产品图纸)和个人信息。
8.5.4防护
公司应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期间对输出进行必要的防护,以确保符合要求。产品的防护可包括标识、处置、污染控制、包装、储存、传输或运输以及保护。
规定在服务(产品)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地点期间,针对服务(产品)的符合性适当的防护:
a)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设备;
b)贮存场所和库房满足产品对贮存条件的要求;
c)物资按领料单发放,保存记录,具有追溯性;
d)按维修、检验、清洗服务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防护;
e)产品及其组件防护时,应保持标识完整、清晰;
f)产品防护的管理执行与顾客签订的技术协议;
g)按规定进行产品移交和移交期间的防护。
总则
公司制订《沟通和信息交流控制程序》,建立、实施和保持与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所需的过程,包括:
a)沟通什么;
b)何时沟通;
c)与谁沟通;
d)如何沟通。
当建立沟通过程时,应:
——考虑其法律法规要求;
——确保所沟通的信息与在管理体系内产生的信息一致和可靠。
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对其管理体系有关的交流作出回应。
适用时,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其信息交流的证据。
7.4.2 内部沟通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如下的内部沟通方式、方法,在不同部门和层次之间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包括过程和要求、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信息、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沟通,使不同层次的人员都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与工作相关信息。对沟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消除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障碍。
为确保内部沟通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沟通过程视需要而定,会议、座谈讨论、通报、书面材料、电子媒体、记录、通讯、内审、管理评审等是可选择的方法。一般沟通活动可包括:
a) 文件(包括记录);
b) 在工作区域内由管理者引导的沟通;
c) 简要情况介绍会或其它会议;通过管理例会和有关专题会议,如表彰会,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与任务有关的应有会议签到表,必要时应做书面会议记录和报告;
d) 布告栏、内部刊物和(或)杂志;
e) 声像和电子媒体,如电子邮件和网址;
f) 组织内人员的调查表和建议书。
鼓励不同岗位之间员工就如何实现目标和工作的配合、协调进行积极充分的沟通。沟通应贯穿于整个体系中,对招投标信息、合同、策划、服务过程、客户、人员资格水平和职责、环境因素、危险源等的预期变化、紧急状态信息、其他内部信息,如员工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等进行明确地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认证决定
审核组在确认获证组织已符合新版标准要求,或在已验证不符合的整改措施并关闭不符合后,向公司技术会提出符合新版标准的推荐结论
公司技术会对审核资料及审核组的推荐结论进行评审,对符合要求的组织予以新版标准认证注册
目的:对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均为有效版本。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控制。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批准管理手册、各部门工作规范、标准。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制管理体系文件、审核管理手册、各部门工作规范、标准。
3.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文件的编制。
3.4 文管负责所有文件编号、发放、登记、回收、归档、保留、销毁等管理工作。
4 程序
4.l 文件的分类
4.1.1管理手册(一级):规定组织构架、职责与权限、界定范围和管理体系的总要
求,向组织内部和外部提供一致信息的文件。
4.1.2程序文件(二级):规定过程的职责、使用资源、运作的方法和衡量指标的信息的
文件。
4.1.3工作指导文件(三级):规范具体作业活动的文件。如操作标准、检验标准、作业
指导书等。
4.1.4记录(四级):为完成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
4.1.5外来文件: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标准、规范、手册,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顾客提供的标准等文件。
-/gbafcjj/-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