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召开会议、教育训练等应有记录,使用公告栏须留公告,内部联络单应保留存盘,以展示沟通之证据。
6.1.5公告栏之公告由公告部门自行保管、教育训练相关资料由行政人事部保存;会议记录、内部联络单由各发出单位保留原件;内部电子网络不作记录保留,依《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6.2质量信息的外部沟通
6.2.1招投标阶段,销售部在投标文件编制过程中,除招标文件上所显示的顾客的直接信息外,应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顾客未明示的信息,掌握顾客有关的要求。
6.2.2品管部部可通过往来文件、交谈、检查、检验及验收等多种形式与顾客进行沟通,发现质量问题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6.2.3采购销售部负责与相应供方之间的质量信息的沟通、交流。
6.2.4各部门负责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相关方的信息的沟通、交流。
6.2.5相关方合理要求提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信息时,公司应及时提供。
6.3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信息分析和利用
6.3.1 质量信息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如:排列图、因果图等。
6.3.2 客户满意的信息,依《客户满意度管理程序》执行。
供方的质量信息,依《采购过程控制程序》执行。
6.3.3 产品、过程依相关质量记录、统计图表、不合格率,从中分析产品和过程的变化和趋势。
6.3.4质量方针及目标实施效果,资源提供、培训有效性均可作相应的分析。
6.4.质量信息的分析结果,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持续改进控制程序》执行
![珠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l.b2b168.com/2019/11/07/15/201911071536129091674.jpg)
职责
4.1行政部门负责环境控制的归口管理,识别和规划环境条件,采购相关的设施及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负责对其贯彻执行、监督检查、验证。
4.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环境的管理和需求识别。
4.3总经理负责各类工作环境的所需设施及规章制度的审批。
5程序
5.1工作环境的规划与实施
5.1.1环境的规划:公司行政部负责办公总体环境条件的规划及统一安排;负责制定环境管理办法、员工行为准则,并负责制定有关环境的要求及规章制度。
5.1.2各部门负责有关环境条件的提出、执行和检查。
5.1.3各部门的环境条件要求应与整体规划要求相一致。
5.2硬环境控制过程
5.2.1硬环境设施的控制
a.识别与审批:公司行政部根据管理工作需要对各部提出所需环境条件的要求进行审核确认,并填写《计划外采购单》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b.环境设施的采购:经批准后的《计划外采购单》由行政部按《采购控制程序》执行。
c.检查:行政部对环境设施进行检查,符合环境要求则继续使用,不符合的应及时进行处置。
d.处置分为三类:
(1)修理设施,使其恢复原功能;
(2)更新设施,更换新设施;
(3)撤消原设施,不再使用。
处置的实施由行政部责成责任部门按《设备设施管理程序》执行。
目的
对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全过程,包括定型产品及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等。
3 职责
3.1 工程部负责设计和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进行设计和开发的策划、确定设计和开发的组织和技术的接口、输入、输出、验证、评审、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和确认等。
3.2 工程部负责审核《开发建议书》、《开发计划书》,组织评审、验证,负责审核《样品出厂验证/确认表》。
3.3 总经理负责批准《开发建议书》及设计开发各个重要过程的批准。
3.4 采购课负责所需物料的采购。
3.5 业务部负责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供市场信息及新产品动向;负责提交顾客使用新产品后的样品确认。
3.6 品管部负责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3.7 样品组负责产品的加工试制和生产。
4、流程图
5、程序
5.1 开发建议
5.1.1业务部接获客户新品开发需求(图纸和/或寄样),或公司根据市场调研决定,填写《开发建议书》,经总经理批准后,转交工程部门。
5.2 设计和开发策划
5.2.1 工程部根据《开发建议书》编制《开发计划书》;计划内容包括:
a)设计开发方案;
b)设计开发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c)各阶段进度要求和主导单位及负责人;
5.3设计输入评审
a) 对客户提供的图纸和/或样品由工程部登记并记录于《开发输入及评审记录表》上。
b) 业务部门召集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并记录。
生产计划的制订
由营销部填写《交货计划通知单》,生产部长签字,副总经理批准后发放到车间,组织生产。
5.2 特殊过程控制
5.2.1 特殊过程确认依据
a) 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的过程;
b) 不易或不能经济的进行验证的过程;
c) 该过程产品不合格的质量特性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后才能暴露出来的过程。
5.2.2 本公司的特殊过程:储能焊接、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
5.2.3 特殊过程的控制
a) 应编制适宜的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并严格执行;
b) 特殊过程操作人员由公司办组织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具体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c) 低有关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并记录;
d) 使用适宜的设备,并保持设备的能力;
e) 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当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对特殊过程的上述要求进行确认或再确认。
![珠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l.b2b168.com/2019/11/07/15/201911071535137653674.gif)
目的
对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符合规定要求,并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提供和服务过程的控制。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生产部:
4.1.1负责产品生产过程的组织协调与策划、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调度;
4.1.2 负责生产制造过程控制;
4.1.3 负责对过程产品进行标识;
4.1.4 负责设备管理及安全生产;
4.1.5 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图纸、工艺文件、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的发放;
4.1.6 负责生产现场所使用的文件和资料的有效性;
4.1.7 负责对要求具备资格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4.2品质部:
4.2.1负责各阶段产品的检测,提供合格的检测设备;
4.2.2 负责对工艺文件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
4.2.3 负责对全过程产品监视和测量状态的标识。
4.3 副总经理:负责协调订单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 工作程序
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5.1.1应对公司的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进行控制,控制内容包括:
a) 通过产品实现策划的输出文件和顾客要求评审的结果,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
b) 当缺少作业指导书可能影响产品生产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时,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如关键工序、特殊过程;
c) 对影响产品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参数作出明确规定,并实施有效控制;
d) 使用适宜的设备,并对其进行维护、保养,以保证其能力,集体要求执行《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配置并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监视和测量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执行《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和《产品监视测量程序》的规定。
奖励
4.6.1公司从每年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知识管理基金。年度知识管理基金总额由 总经理确定。
4.6.2工程部根据知识产品项目的价值、质量、进度等情况,决定知识的津贴总额。
4.7知识产品的使用
4.7.1全部知识产品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储在办公室知识库中。
4.7.2知识库由办公室直接管理。对登记的知识产品,由办公室组织录入员加入到知识库中。
4.7.3知识产品的员工使用权限由技术总监确定。办公室负责使用权限的设定和维护。
4.7.4员工可随时通过办公室,按使用权限进行知识的检索、浏览和索取。
![珠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l.b2b168.com/2019/11/07/15/201911071535510714734.jpg)
1 目的
对产品实现的必须的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和监控,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对产品和服务过程、顾客满意进行测量和监控;对测量和监控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的控制。
3 职责
3.1 业务部负责顾客满意信息进行获取、监视和评审;
3.2 品管部
a) 负责对产品和服务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对测量和监控的结果进行评审和放行;
b) 负责收集公司对内、对外相关数据并传递与分析、处理;
c) 负责统筹统计技术的选用、批准、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
3.2 生产部负责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自检。
3.3 各部门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选用。
4.3.3 设备操作工按照要求,每天开工时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试运转检查,填写《设备点检记录》一旦发现隐患,及时通知生产部维修工,维修工检修后填写《设备维修记录》。
4.3.3操作者按照《设备保养计划》的要求进行保养并在工作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扫、润滑、擦拭,生产部不定期对设备保养情况和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填写《设备维修保养检查记录》,以此作为评价设备完好率的依据。生产部每季度计算设备完好率,编制《设备完好率统计表》。
4.3.4 关键设备实行双重保养制,即日常维护保养和设备定期保养。除保养由操作者按《设备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保养外,维修工每月进行一次检修,并填写,《设备保养记录》 。
4.3.5设备、模具、工装在使用中出现问题由生产部组织修理。生产部定期检查设备、模具、工装的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装状态良好。
4.4 设备、工装的报废
4.4.1 设备、工装报废的条件
(1)经过预测,大修理后技术性能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和产品质量的设备;
(2)设备、工装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
(3)无修理价值的设备、工装;
(4)严重污染环境,危害安全和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设备、工装。
4.4.2 设备、工装报废的程序
由生产部提出并填写《设备封存(报废)申请表》,总经理批准即可报废。由生产部和采购部报废手续。
![珠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l.b2b168.com/2019/11/07/15/201911071535137653674.gif)
1.目的
1.1.确保质量信息在组织内各层次与外部相关方得到沟通、理解,促进质量全体系有效性。
1.2.对质量信息进行分析,以评价质量体系有效性、适宜性和识别改进的机会。
2.范围
与客户、供方业务交往,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信息管理及与其他外部相关方的信息收集均适用。
3.权责
3.1. 业务部:客户信息收集;供方信息收集;
3.3. 品管部负责人:负责产品质量的现场交流和沟通;
3.4. 行政/生产部:质量及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收集;
3.5. 各部门: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相关方的质量信息收集、沟通。
4.定义:
(无)
5.相关文件
5.1.客户满意度管理程序
5.2.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程序
5.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4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6作业内容
6.1.质量信息的内部沟通
6.1.1企业内部沟通的质量信息主要有:
a.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相关部门人员职责;
b.客户的要求,技术文件,相关作业指导书及其变更、传递;
c.客户订单、合约要求及其变更;
d.不符合事项的纠正、预防措施。
6.1.2.内部沟通包括上级向下级传达相关指示,下级向上级合理化的建议。
6.1.3.内部沟通的方式:信息传递可通过召开会议、必要文件、公告栏、教育训练、意见箱、电话、网络等。
其他基础设施管理
4.5.1根据实际情况,由生产部提出《基础设施维护计划》包括厂房维修、水、电等设施维修改造等,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维护。生产部进行验收。
4.5.2公司办公用电脑、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电话等设施由采购部与维修部联系送维修部或要求维修人员上门维修,维修后由这些设施的使用者验收。
目的
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确立、保持管理服务所需的环境和各种条件,对工作场所的环境进行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运用于本公司各部门的工作环境的管理和控制。
3术语和定义
3.1本程序引用ISO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
3.2本程序引用公司《质量手册》中术语和定义。
3.3硬环境:指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的物理环境,如办公室、工作区域的温度、振动、噪声、光线、污染、空气流通、环境设备的布置及卫生,以及工作区域的道路、草坪、花木及整体环境。
3.4软环境:指工作场所的人文环境。如企业文化、行为规范、礼貌用语、着装、工作方法、生产安全、工作气氛、文明礼仪、工作舒适度等。
3.5环境设施:指为满足环境条件所需的设施,如空调机、灯光、标牌设施等。
-/gbafcjj/-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