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内容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ISO22000内审员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ISO22000认证辅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22000:2018
周期40天左右
所需资料协助整理
申请材料顾问整理
ISO22000认证顾问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a)根据各岗位的职责分配,以此作为的重要依据。
b)对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的员工提供培训或其他措施,使员工的能力满足岗位的需求,胜任本职工作。
c)以各种方式如理论、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及观察等办法对培训或其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对于确实难以胜任岗位要求的人员,可以考虑采用再培训、调岗或解除劳动合同等措施,以满足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d)通过培训、宣传让员工具有相应意识或能力:
个人的工作对方针、目标的实现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规定是实现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基础。员工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供有助于食品安全方针、目标的实现;
负责食品安全过程的监视人员接受适宜的监视技术培训,并在过程失控时能够采取必要措施;
影响食品安全的员工能够认清有效的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的必要性;
使员工获得必要的岗位技能和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正面控制具有主观能动性。
食品加工行业,虽然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但食品的安
全卫生亦是审核中的重中之重。审核组建立QQ 群,审核前与企业充分的沟通,考虑审核组的能力、行程和审核的充分性等各个因素,细心周密的安排审核计划,并通过交流,了解行业的法规、产品的知识、审核要求和以往审核的问题点,重点关注生产过程中清洗、冷酷储存、现场卫生和安全国过程控制;质量控制过程中 金属探测 水质、菌落总数、药残的检测结果的符合性;并及时分享给审核组,便于审核的有序进行。

组织烹调间布局为充分考虑操作流程,导致厨师炒菜过程工作效率不高;
对集中配送的包装间设备配置及空间设置不熟悉;
对车间设计时未考虑行业发展风险和机遇等未来发展因素。
各地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对法律法规理解不同,导致现场检查时提出不同的问题。
在与层沟通过程中,审核组根据以往工作经验以及了解到的类似企业的审核情况,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由于企业准备对厂房进行装修,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7)由于组织主要配送学校食堂,工期只有暑假,建议使用活动板房等快速建设方式;
8)根据厨师的作业流程,重新设置炉灶和不锈钢桌子的摆放,增加工作效率;
9)根据企业预计的产量,为客户建议包装间的布局及配备的包装设备;
10)为进一步降低企业采购成品,增加配送空间,建议加大对冷库的建设;
11)为适应未来餐饮业特点,建议缩小对错加工间预留的空间;
12)聘请的设计公司,要求当地市场监督局相关人员共同参与现场设计。

ISO22000认证适用的范围:
ISO22000认证适用于食品链中的大部分组织(一般是企业),在ISO22000标准中列明的产品或服务类别都可以申请ISO22000认证。
ISO22000认证需要哪些条件:
1、合法经营:具备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等适用的经营资质;
2、至少良好运作3个月的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3、人员对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能过理解与运用;
4、生产或经营环境能满足前提方案的要求;
5、人员具有、作业资质;
6、产品全项目检测合格,有第三方检测报告;
7、计量仪器的第三方校准报告;
8、完善的危害控制计划。

ISO22000认证办理申请需要提交哪些资料:
1、公司介绍
2、组织机构图
3、各部门职责,部门负责人及关键岗位人员名单,管理者代表
4、主要产品及其产品标准
5、生产工艺流程图
6、关键工艺作业指导书清单(工艺作业指导书,如果没有企业自行编写)
7、主要检测设备及检验项目检测作业指导书清单(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如果没有企业自行编写)
8、主要设备清单
9、主要的原料清单
10、特种设备及特殊工种人员清单
11、企业车间平面图
12、营业范围(营业执照扫描件)
13、产品设计开发的流程(如有设计开发)及介绍
14、其他资质证明资料(证明我们可以开展相关的生产或经营)
15、现有的体系基础(即现有的体系文件)。
艺及技术等相关内容。
2) 岗位技能培训:由生产部负责人组织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本部门工作文件的主要内容,所在岗位相关作业文件、相关设备的性能、操作过程、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变的措施、食品安全意识、岗位基本知识、设备保养制度和操作技能等;销售、配送服务的安全卫生标准,工艺及技术等相关内容等,并进行应知应会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在岗员工的培训:
1) 按年度培训计划,每年应对在岗员工进行全面的岗位技能的加强和深化培训:学习相关岗位的作业规程(包括新设备的作业规程)、掌握岗位操作技能、熟悉岗位的食品安全危害和风险及其控制措施、具备岗位应急响应能力等;
2) 负责对食品安全进行监视、纠正、纠正措施的人员应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工作人员如:电工、驾驶员、内审员应经有关部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