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深圳
业务范围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SO9001认证顾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ISO9001认证辅导顾问现场协助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9001:2015
周期1个月左右
ISO9001认证咨询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申请材料顾问协助
所需资料咨询整理
1 目的
验证公司内部质量活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效。为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及不断得到完善提供依据。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审核。
3 术语
无
4 职责
4.1 总经理负责任命审核组组长和审核员,并审批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
4.2 被任命的审核组长负责策划制定并执行实施计划,提交审核报告,跟踪不合格项纠正措施的实施。
4.3 受审核部门配合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并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5 工作程序
5.1 审核计划的策划;
5.1.1就本组织质量体系运行是否符合ISO9001:2015国际标准要求及本组织对产品实现策划的以下方面进行内审: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产品所需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为实现过程及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
5.1.2 公司对各个部门开展的质量活动,每年进行一次(不**过12月)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审核的范围根据公司体系运行情况需要进行,但至少在3年内保证一次完整审核。
5.1.3 在以下几种情况,必要时进行计划外的临时审核。
a. 法律、法规及其它外部要求变更;
b. 相关方的要求;
c. 发生重大的质量事故;
d. 顾客投诉、抱怨时;
e. 管理体系有较大变更;
f. 第三方审核时。
5.2 审核方案策划
5.2.1 审核组的组成:
a. 审核组成员必须与受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以保证审核的公正性;
b. 审核人员必须是接受过培训,经过考核获得相应书的人员;
c. 总经理内审员中有较强立工作能力的人担任审核组组长;
d. 审核组组长负责制定《内部审核计划》,信息专员负责审核批准。
e. 在审核**天,由审核组长召开审核小组会议,明确《内部审核计划》并进行任务分工。
5.2.2 《内部审核计划》的内容:
a. 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b. 审核组成员;
c. 审核日期、日程;
d. 受审核部门及审核内容。
5.2.3 审核组应提**周将《内部审核计划》下达到受审核部门。
5.2.4 受审核部门在接到计划后应安排人员作好准备。
5.2.5 审核组内审员根据计划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
5.3 审核的实施
5.3.1 审核会议上,审核组长向受审部门简要说明本次审核的目的、范围。
5.3.2 文件和资料的审查
a. 审核员审查与受审部门的质量活动有关的程序文件、作业书等是否符合 标准、手册的要求,是否是现行有效的受控制版本,并检查其实施情况;
b. 审核员检查受审部门的质量记录、原始资料是否安全并符合要求。
5.3.3 的审查
a. 审核员按照《内部审核检查表》的内容对受审部门检查;
b. 审核员通过交谈、调阅文件,查证等方法,公正、公开地收集客观证据,并予记录;
5.3.4 审核员在完成审核后,对受审部门作一次口头报告,提出相应建议。
5.3.5 审核组长召开审核末次会议,综合分析、评审检查结果,确认不符合项,拟定《不合格报告》,并发出《不合格报告》给受审部门,由受审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受审部门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纠正或纠正措施,实施整改。审核员对实施结果进行检查验证,并记录检查验证结果。
5.4 审核报告
5.4.1 内审后2个工作日内,审核组长完成《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总经理批准后发至相关部门。
5.4.2 审核报告的内容
a. 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b. 审核组和被审核方名单;
c. 不符合项目数量、程度及分布情况。
d. 存在的主要问题。
e. 体系的有效性、符合性结论。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总则 公司应确定:
a)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
b)确保有效结果所需要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
c)实施监视和测量的时机;
d)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时机。
公司应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公司应保留适当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结果的证据。
顾客满意
公司应监视顾客对其需求和期望获得满足的程度的感受。公司应确定这些信息的获取、监视和评审方法 。通过客户对产品质量、交付、服务等方面满意度的,从而实现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的测量和改进.
监视顾客感受的方式可包括顾客调查、顾客对交付产品或服务的反馈、顾客会晤、市场占有率分析、赞扬、担保索赔和经销商报告。
分析与评价
公司应分析和评价通过监视和测量获得的适宜数据和信息。公司收集并分析有关数据和资料,以供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为实施持续改进提供机会。各部门利用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为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提供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
a)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b)顾客满意程度;
c)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d)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e)针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f)外部供方的绩效;
g)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
注:数据分析方法可包括统计技术。
公司应通过数据和资料的分析,识别需改进的内容,并落实责任部门实施改进。
![广州质量管理体系认证](//l.b2b168.com/2019/12/03/14/201912031434201016794.jpg)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由于本公司无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目前的产品主要是按国标或客户的要求进行加工,产品的生产及销售活动皆遵守“*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关于**大理石的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故本手册删减了8.3条款的要求。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总则
公司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针对公司选择源于公司之外的任何对产品的符合性、环境具有影响的过程,公司将确保对其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
经识别本公司喷砂为外包工艺,此项需受控。
在产品的全过程中需有采购产品时,对供方和供方提供的产品应《产品检验控制程序》予以控制,以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公司规定要求。
控制类型和程度
公司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不会对公司稳定地向顾客交付合格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应:
a)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中;
b)规定对外部供方的控制及其输出结果的控制;
c)考虑:
1)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公司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潜在影响;
2)外部供方自身控制的有效性;
d)确定必要的验证或其他活动,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
![广州质量管理体系认证](//l.b2b168.com/2019/12/03/14/201912031434202462214.jpg)
1 过程的测量和
1.1 品管部负责识别需要进行测量和的实现过程,它包括产品实现过程,也包括公司根据产品特点策划的个过程和子过程,特别是生产和服务运作的全过程。
1.2 过程持续满足预定目的的能力,是指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1.3 与质量相关的个过程应根据公司总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过程具体的质量目标,如品管部的产品和服务合格率、业务部的顾客服务满意率等。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 需进行相应的测量和:
2 质量信息的来源
a) 品管部质量形成的关键过程进行测量、分析,明确过程质量和过程实际能力质检的关系,以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时机;
a) 当过程产品合格率接近或低于控制下,品管部应及时发出《不合格和纠正措施处理单》,定出责任部门,对其从人员、设备、原材料、各类规程、生产和服务环境及检验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需要采取改进措施时,品管部编制相应的改进计划,经管理层代表审核、批准后,交责任部门实施,品管部负责跟踪验证实施结果;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b) 顾客满意程度;
c) 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d) 策划是否得到实施;
e) 针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f) 外部供方的绩效;
g) 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
b) 验证活动的结果;
![广州质量管理体系认证](//l.b2b168.com/2019/11/07/15/201911071534438161404.jpg)
1目的
为确定、提供和维护用于检验产品符合性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并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等监视和测量设备满足规定的测量要求,并为产品符合性提供证据,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监视测量设备的选购、校准、使用、维护和处置活动的控制。
3 职责
3.1品管部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并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选购或自制、校准工作;
3.2 各使用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选购
4.1.1 各部门因生产需要添置监视和测量设备时,应填写《监视和测量设备购置申请表》报公司品管部。
4.1.2 品管部根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场所,确定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规格(型号)、精度等级以及生产公司等内容,报研发副总经理批准后转采购部实施采购。
4.1.3 必要时,品管部应协助采购部实施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
4.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
4.2.1 在监视和测量设备(包括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计算机软件)在投入使用前应确认其功能、特性是否满足预期要求,并在必要时予以重新确认可包括测量设备和评价方法。
4.2.2 品管部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制定监视和测量设备校准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或)检定,形成校准记录,包括:
a) 建立全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包括自行制作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b)针对台帐表明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要求,制定《监视和测量设备校准计划》;
a) 按计划规定的周期,送有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校准检定。
b) 根据检定结果,作好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定记录、性标识和校准状态标识;
e) 收集、保存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的有关记录,包括检定合格证书。
1.目的
保证出厂产品进行了规定的检验和试验,达到有关技术标准和用户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所有成品的终检验工作。
3.职责:
3.1 生产部是成品终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终检验和试验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3.2 生产部负责产品终检验技术标准的制定。
3.3 各工段、仓库负责产品终检验的协助工作。
4.工作程序:
4.1 检验准备
4.1.1 按成品检验报告各细则备好相应的检验设备,确保其可靠、齐全、有效。
4.1.2 成品检验项目为外观检验,并执行零缺陷的规定。
4.1.3 每一批次的产品,发货前都要进行成品检定。
4.2 检验与记录,检验人员按成品检验报告检验项目和方法逐项检验,不得漏项漏检。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