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种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服务内容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辅导申请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证书有效可查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14001:2015
周期1个月左右
申请材料协助整理
所需材料顾问备齐
ISO14001系列标准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生命周期评价方法(ISO14040-ISO14049)可以用于产品及包装的设计开发,绿色产品的优选;环境表现(行为)评价(ISO14030-ISO14039)可以用于企业决策,以选择有利于环境和市场风险更小的方案;环境标志(ISO14020-ISO14029)则起到了改善企业公共关系,树立企业环境形象,促进市场开发的作用;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ISO14009)则进入企业的深层管理,直接作用于现场操作与控制,明确员工的职责与分工,全面提高其环境意识。因此,ISO14000系列标准实际上构成了整个企业的环境管理构架。
ISO14001系列标准的应用是基于自愿原则。国际标准只能转化为各国国家标准而不等同于各国法律法规,不可能要求组织强制实施,因而也不会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责任。组织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技术等条件选择采用。
ISO14001系列标准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主流,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企业微观环境管理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模式,对改善我国宏观及企业的微观环境管理,提升企业环境形象,促进企业迈向国际市场将产生较大帮助。
运行策划和控制ISO14001认证
质量体系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公司策划、实施和控制满足生产和服务要求所需的过程,保持与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相协调,并采取管理手册“6”所确定的措施:
a)确定生产和服务的要求,包括客户、相关方、合同及法律法规的要求及公司内部要求;
b)建立下列内容的准则:
1)过程;
2)产品的接收。
c)确定符合生产和服务要求所需的资源;
d)按照准则实施过程控制;
e)在必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确定并保持、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
1)确信过程已经按策划进行;
2)证实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策划的输出应适合公司的运行需要。
公司应控制策划的变更,评审非预期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减轻不利影响。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公司编制并实施《不合格/不符合控制程序》,以识别、控制不符合要求的输出,防止其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并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和处置的有关职责、权限做出规定。
事件调查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不符合控制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发生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的不符合,生产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纠正措施,防止不符合的再次发生或在其他场所发生。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按《安全事故处理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不符合的调查处理由行政部和相关管理部门处理。
责任部门要在规定期限内制定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在采取措施前,要对措施进行风险评价,对不符合进行审查,从而确保纠正和纠正措施的有效性。主管部门及责任部门均要对上述过程做出相应记录并保存。
公司应保留下列形成文件的信息,以:
a)描述不合格;
b)描述所采取的措施;
c)描述获得的让步;
d)识别处置不合格的授权。

ISO14001认证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公司应依据策划的安排(见本手册8.1),在规定的阶段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以验证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已得到满足。以验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符合要求。
公司编制并实施《产品检验控制程序》,规定质量检查、检验的职责,对质量检查、检验进行控制。检查、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品管部还应对服务的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当产品没有通过某种检验或试验时,应执行《不合格/不符合控制程序》。

公司为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由采购部组织建立和保持《采购控制程序》,以规范采购作业过程及对供应商、商的控制管理(包括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应商、商的准则);公司对的任何影响到服务符合性的过程,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
对于这些活动和由评价引发的任何必要的措施,组织应保留所需的形成文件的的信息。
控制类型和程度
采购部根据公司要求建立并执行《采购控制程序》,对材料供应商及方均应按其提供服务能力、检验能力等进行评鉴和选择(已通过ISO9001/ISO14001/45001等系统验证的供方**考虑,但至少需通过ISO9001体系的认证),并建立合格环保供应商名册,合格环保供应商管理卡,供应商评鉴记录表并予保存。
建立合格环保供应商评鉴规定和方法,并对不合格的供应商要限期改善,必要时取消其供应商。
对供应商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核,并保存记录。
所采购或获得的物料&服务均应符合实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为确保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由技术部规定和执行对采购产品的验证程序、对供应商出货资料进行评估分析及其它相关的活动,如客户要求在供应商处验证时,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预期的验证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
1. 理清组织架构及权责,以利分工合作全力推动环境管理系统.
2. 区分人力资源、技术及的规划,有效改善目标、标的.
3. 授权管理代表,全权推动及督导环境管理系统,并由管理代表报告执行绩效供高阶主管了解与裁决.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