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3个月左右
地区全国
优势服务好,价格实惠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BRCGS各个标准
BRC认证证书有效可查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申请材料协助整理
所需资料顾问整理
1.0目的
建立仓库标准管理要求,为了严格规范和安全着想。
2.0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仓库管理。
3.0操作要求
3.1 仓库根据生产情况建立仓库物料“安全库存量”。
3.2 物料低于“安全库存量”时,仓管根据生产情况进行申购,申购单标明货物名称、规格、数量和需要到货日期。
3.3 货物送到,由仓管和相关人员共同验收货物,核对所收货物与申购物品是否相符,物料数量、质量、保质期限和价格都要认真核对。检查合格,相关人员签字核准后方可入库,货物明细单入帐后及时上交。
3.4 货物入库存放在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的地点,分类摆放整齐,离地三十公分并做好标识。
3.5 各部门负责人或或人员根据生产需要填写领料单,由仓库人员核对后方可发放物料。
3.6 仓库发放物料要做到“先出”的原则,并定期检查物料安全性能,如发物有异时要及时上报主管,采取应急措施。
3.7 每日货物进出要做好仓库帐,定期核对,确保帐实符合,并需向没每位供应商索取货物合格、营业执照、检验报告以备查询。
3.8 每日做好仓库卫生工作,保持仓库整洁,货物整齐有序。
3.9 每月月底进行库存物料盘点,做好盘点表,交到部。
3.10 非相关人员不得擅入仓库,仓管做好仓库物料安全工作,以防物料遗失。
是否制定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是否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不合格产品是否予以修正,修正后是否进行了再确认?
当不合格产品在交付后或使用时才发现,是否就不合格后果采取适当的措施?
是否应要求报告了不合格产品的建议和纠正措施,以便客户终用户成员或其他团体同意让步?
公司制定并保持《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
没有发生不合格品。

是否对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测量方法和所需的设备进行了识别?
如何确保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相一致?
测量和设备是否满足以下要求(适用时)
•定期或使用前校准和调试
•不存在对照可追溯的国家或国际设备时
是否记录校准的依据
•表明校准状态的适当标志或经批准的识
别记录
•防止调整不当而使校准失败
•在搬运\保养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
•保存校准记录
•在发现偏离校准状态时,评估以往结果
的有效性,并采取适当措施
•在使用前是否进行确认
品管部根据检测设备情况,编制《见识检测设备台帐》,并规定检定周期。
检测设备在下列情况下需重新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其准确生产怀疑时
设备迁移后
检测设备修理后。

BRC特点和优势
BRC在全世界的接受度非常高,在**过130个国家有28000多家企业通过BRC的认证。在2019年2月,BRC认证正式更名为BRCGS,BRC Global Standards。为方便描述,本文中简称其为BRC。
BRC发展的很快,认证范围很广
至今BRC已发展了7大认证标准,涵盖了食品(包括宠物食品)、消费品、包装材料,从初级原材料加工、产品制造、包装、储存、配送、代理、经销、终端零售等环节的产品链的有关质量和安全的认证。如果企业需要,她还提供了对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认证。
食品和食品原材料工厂、消费品和消费品原材料工厂、包材和包材原材料工厂、以及有关的储存、配送、代理商、经销商、零售商均可申请BRC的认证。

是否收集适当的资料进行分析,以确定质量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并识别能够作出的改进
资料来源是否包括测量和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产生的资料
经过资料分析是否提供以下信息:
•客户的投诉
•符合客户要求
•过程、产品或趋势的特性
•供应商的情况
公司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
数据的来源
1、 外部来源
1.1 政策、法规、标准等;
1.2 地方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
1.3 市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
1.4 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
2 内部来源
2.1 日常工作,如质量安全目标完成情况、检验实验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
2.2 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2.3 紧急信息,如突发事故等;
2.4 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
3 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电子媒体、通讯等方式。
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
1 顾客满意和(或)不满意程度;
2 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符合性;
3 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发展趋势;
4 供方的信息等。
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是否有效地控制和记录产品的记录?
如何对生产过程进行,过程检验?
不合格品如何处置?
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执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规定。
生产现场多是管道,故采用生产状态标识,来对设备、在制品、制品进行标识,方法可行明确。
各生产车间负责测量和每天的生产过程情况。当生产过程偏离正常运转状态时,生产部应及时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直至生产过程达到正常运行状态。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执行。公司在体系运行以来,在生产过程中,还没有出现过不合格品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