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认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
HACCP认证顾问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顾问
HACCP认证培训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内审员培训
HACCP认证辅导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建立辅导
HACCP认证申请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申请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V1.0
周期40天左右
申请材料顾问协助
所需资料整套备齐
办理流程按辅导要求进行推进
危害的评价
1危害评价的输入:通过危害识别产生的《危害分析及评估工作单》(讨论稿);
2危害评价的输出:《危害分析及评估工作单》,该清单明确有哪些由公司进行控制的危害,并记录了危害评价的过程。
3危害评价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如下内容:
a)危害的来源(如危害可能从“哪里”和“如何”引入到产品和/或其环境中):
b)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定性和/或定量的流行状况,例如发生频次和典型水平、的可能水平、和/或水平的统计分布)。评价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时,应当考虑同一体系中该特定运作前后的环节、加工设备、加工服务、周边环境,以及食品链前后的关联。
c)危害的性质(如增加、恶化和产生的能力):
d)危害可能产生的不利健康影响的严重程度(如大致的分类,象“严重”、“重大”、“轻微”和“可忽略”)。只有其严重程度可忽略的危害,才可不对其进行控制。
e)除上述已经规定不需进行控制的危害外,都应列为由公司控制的危害。
4食品安全小组组内进行危害评定所需的信息不充分时,可通过科学文献、数据库、公众和咨询获得额外的信息。
5危害评价准则和危害分级
按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的严重性评估,将危害分为,如下表:
危害的
风险评价 危害的可能性
频繁 可能 偶尔 很少 不可能
危害的严重性 灾难性 A
A A B B C
严重 B B C C
中度 B B C C D
轻微 C C C C D
可忽略 C C D D D
注:1)危害发生的概率(可能性):
频繁---经常发生,消费者持续暴露;
经常---发生几次,消费者经常暴露;
偶尔---将会发生或零星发生;
很少---可能发生,很少发生在消费者身上;
不可能---较少发生在消费者身上。
2)危害发生的后果(严重性):灾难性---导致;严重---导致严病或伤害;中度---导致轻微性疾病;可忽略—导致不适,但不会导致疾病或伤害。
3)危害的风险评价:按不同颜色分别表示较高风险(A),高风险(B),中等(C),低风险(D)。
控制措施的识别和评价
1已经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通过适宜地选择和实施控制措施或其组合来控制,将预防、消除或减少危害的产生以满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针对每一危害均应识别其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否则,应建立这样的控制措施。
2应用逻辑方法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以确定某一控制措施是否关键的控制措施。关键控制措施应满足如下准则:
a)根据应用的强度,控制措施对已确定食品安全危害的效果是有效的;
b)对该控制措施进行监视的可行的(具有及时监视以便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能力);
c)相对其他控制措施,该控制措施在体系中的位置是处于后的,即在其后再无其他控制措施对其控制的危害进行有效控制;
d)一旦该控制措施作用失效,后果的严重程度将是中等风险以上(见3)。
3通过评审,确定为关键控制措施的列入HACCP计划按《HACCP计划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其他的控制措施作为操作性前提方案按《前提方案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
4对控制措施的评审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绘制《控制措施识别和评价表》。
危害分析及评估工作单形成:
危害分析的总结,包括已确定的危害、危害评价的结果、控制措施的识别和评价的结果,应由食品安全小组编列入《危害分析及评估工作单》(终)。
危害分析记录的控制
《危害分析及评估工作单》应按《文件控制程序》和《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
危害分析的验证和更新:
1验证的目的:识别导致危害变化的需求,必要时进行危害分析更新,确保危害分析结果的持续适宜和有效。
2验证的职责和方法:食品安全小组评审如下方面的信息:
a)通过沟通获得的信息;包括危害识别输入(见411)的变化;
b)单项验证结果的评价结果;
c)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结果;
d)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更新的结果。
3验证的频率:运行或变更后重新运行时和不**过六个月的时间间隔进行。进行。
4验证记录:参加人员应填写验证签到表(会议签到表),编写危害分析验证报告记录验证过程和结果。对验证不合格开立文件更改申请表或不合格处理单以对其进行纠正。
质量验收操作
检查运输工具
运输工具是否清洁,是否存在可能导致交叉污染的情形。应低温保存的食品,是否采取冷藏或保温措施。
检查相关
除以上材料外的其他如出库单等,都应在验收时要求供应商提供,并做到货证相符。
检查运输过程食品保存温度
验收时应按以下要求检查食品温度:(1)产品标注保存温度条件是否与产品标签上的温度条件一致。()散装食品或没有标注保存温度条件的,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应冷冻或冷藏条件下保存;热的熟食品应保存在60℃以上。(3)测量时包装食品应将温度计放在两个食品包装之间;散装食品应把温度计插入食物中心部分。为避免污染食品,温度计使用前应进行清洁,测量直接食品的还应进行消毒。
检查预包装食品标签
食品的标签应包括以下内容:品名、厂名、生产日期、保质期限(或到期日期)、保存条件、食用或者使用方法、加工食品标签上应有“QS”标志。
感官检查
食品质量的感官鉴别可以通过看、闻、摸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看——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损,食品的颜色、外观形态是否正常。
•闻——食品的气味是否正常,有无异味。
•摸——检查硬度和弹性是否正常。
认真填写记录进货台账
台账应记录供货单位基本情况、进货时间、食品名称、批号、规格、数量、供货商及索证索票情况等内容。
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食品使用完毕后两年。
进货台账的样式,采用电子台账记录也应包含上述内容。
以用定购
采购食品遵循使用多少采购多少的原则。

1 目的
明确公司内潜在的事故隐患,确保紧急意外事故一旦发生时,能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将可能伴随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影响和财产损失降到。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潜在环境和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3 职责权限
3.1行政部负责组织各确定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并制定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负责组织评审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有效性。
3.2行政部负责紧急情况出现时的统一指挥调度,负责进行安全防火技能培训和组织消防演习,负责消防、单位紧急联络。
3.3各部门: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工作,保证工作的合理性,预防各种紧急事故的发生以及组织各种事故处理。
4 程序
4.1预防工作
4.1.1紧急应变组织架构:由行政部依需要建立紧急应变组织架构,以作为执行紧急状况时的应变措施.组织架构须经总经理核准。
4.1.2公司每年都必须进行潜在事故、预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4.1.3潜在火灾爆炸危险的预防由行政部每月对公司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及存在潜在事故相关设备、设施、场所进行检查,确保器材和设施有效。
4.1.4各部门严格执行相关作业书。
4.2紧急事故准备
4.2.1行政部负责公司人员的安全及安全培训,保证工作人员经培训后持证上岗,每年组织各种环境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演习工作,对公司范围内的消防器材的定期检查。
4.2.2行政部负责收集台风、暴雨及其他可能的恶劣天气信息,并将有关信息通过通知、会议等方式传达至各部门。
4.2.3行政部负责制定方案,以确保紧急事态的响应。
4.3紧急响应
4.3.1紧急事故发生的联络:发现险情或潜在事故发生,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公司报告,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如果公司的控制能力有限,要及时与消防部门、环保行政机构、安全监督行政部门、机构联络。
4.3.2疏散通知:建立紧急应变通知对象名单,行政部应建立紧急状况的联络人及电话清册,以及相关支持单位(例如局﹑、消防队﹑**、局等)的紧急联络电话名册,以便于发生紧急状况时,事故发现人员可及时通知相关单位/人员、相关支持单位之紧急连络电话名册。
4.3.3疏散管理:疏散位置于大楼前之空地,应急小组人员负责控制,并对照疏散对象清单点名以确定人员都安全撤离。事发岗位人员在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应限度保全公司财产安全,做到求救及时不隐瞒事故实情。
4.4纠正与完善
4.4.1当事故已消除,由指挥下达结束补救工作命令,并通告所有参加人员,事故发生部门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相关部门负责人员进行应急设备的检查、恢复和补充。
4.4.2行政部应组织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导致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同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措施,并将《报告》存档备案,《报告》由行政部集中保管,保存期限为10年,以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验证。
4.4.3为对事故的发生后的响应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必要时要对应急措施进行评审,公司确定采取的评审方式.
4.4.4公司每年进行有关紧急事态的演习,以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环境意识、必要时根据演习情况对应急方案进行修订。
4.4.5行政部应组织对所建立的应急程序进行评审与修改,保持应急程序或预案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关键过程、过程、特种工作人员的培训:
a)特种工作人员(汽车驾驶员、财务人员、电工、检验员、内审员等)培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办公室验证并登记其上岗;
b)专职负责消毒的人员、采购物品验证人员、专职质量检验员、内部审核人员、工序、关键控制点的人员、实施纠正的人员等作为本组织关键过程,对这些过程人员进行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并具有相关经验;
关键过程、过程、特种工作人员认可:
a)特种工作人员其经国家和行业规定培训合格,取得相应的明后,办公室负责登记,保存明复印件,同时编制《岗位能力评价和确认记录》,附其所取得的资料,交管代/食品安全小组长签字认可并备案;
b)关键/过程人员的认也可在其能力确认后进行,由办公室编制《岗位能力评价和确认记录》,管代/食品安全小组长签字认可并备案;
4.6.1办公室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调整公司年度培训计划。
4.6.2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或情况变化增加、取消或调整年度培训计划,须报质量技术部审批,在培训实施计划中进行调整。

a. 内审、外审的结果
b. 数据分析和验证分析结果
c. 对质量安全目标的测量分析
d. 过程和服务的监视和测量中发现的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外协商的重大不合格
e. 培训效果的评价
f. 相关人员/部门的改进建议或合理化建议
g. 管理评审的结果
h.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及统计分析结果
i. 客户投诉/客户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
j. 其他情况,如安全专项检查等
HACCP组成
HACCP质量管制法,是美国Pillsbwg公司于1973年首先发展起来的管制法。这种管理系统一般由下列各部分组成:
1、对从原料采购→产品加工→消费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危害进行分析和评估。
2、根据这些分析和评估来设立某一食品从原料直至终消费这一全过程的关键控制点(CCPS)。
3、建立起能有效监测关键控制点的程序。
这样可以避免因批量生产不合格产品而造成的巨大损失。
安徽子辰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咨询认证服务的新型发展型企业,公司有着的师资团队,多年工作经验的销售服务人员。从企业规划管理建立到
各类资质认证完善,全程一站式服务,致力于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各个阶段的相关问题。
在物业企业、建筑企业、制造业、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信息技术服务业、房产业、教育业、交通运输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以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行业等等行业有着丰富的咨询认证经验。客户满意度百分之99。
HACCP(Hazard 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表示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确保食品在消费的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是一种科学、合理和系统的方法。但不代表健康方面一种不可接受的威胁。识别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节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通过对加工过程的每一步进行监视和控制,从而降低危害发生的概率。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