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深圳
业务范围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SO9001认证顾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ISO9001认证辅导顾问现场协助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9001:2015
周期1个月左右
ISO9001认证咨询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申请材料顾问协助
所需资料咨询整理
1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作为本部门的质量工作准则。
2对本部门质量分目标的实现负责。
3组织落实各车间的责任制和奖罚制度。
4负责生产计划的安排和实施,具有生产计划调度、生产的全面管理的权限,对生产任务完成和产品质量负责。
5 及时掌握生产上各环节所需的原料、材料、物料供应情况。
6 员工依照工艺及有关规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7 负责工艺装备的使用和管理。
8 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
9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实施生产过程控制,保证生产安全和清洁符合生产要求。
10做好产品质量自检、互检、专检以及质量预防工作,不接受、不生产、不传递不合格,使生产各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11 做好产品标识,严格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12积极配合、参与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控制工作。
13 做好半成品和产成品在车间的收发存放、搬运、防护管理。
14及时处理日常生产衔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制造过程。
15搞好文明生产,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
16负责检验和不合格品的归口管理,按照标准、产品图纸和工艺,负责对原材料、外购件、半成品质量检验工作。对不合格产品负责。
17负责对检测装置进行维护保养,并按规定送有的部门校验,确保检测设备能够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负责测量系统分析。
18 负责数据分析的归口管理,不合格**计划安排。
19负责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0负责纠正/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的归口管理。
21负责内部和外部质量反馈信息的分析、传递、处理。
22负责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23参与对供方的评价,QC小组等质量活动。
24负责产品可追溯性标识的验证和记录,负责检验状态的标识工作。
25负责组织召开质量例会。
硬环境的管理
a.办公区道路、花木、灯光、标识及环境卫生公司行政部负责管理。
b.办公室内的环境、灯光、卫生由各部门负责管理。
软环境的控制程序
1识别与审批
a.企业文化:由行政部负责制定公司文化生活、文娱、体育活动计划,由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b.行为准则:由行政部负责制定企业规范着装、礼仪、胸卡等行为准则,由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c.工作标准、操作规程、工作程序
(1)公司行政部根据工作的需要,制定办公室要求、办公用品及设备的使用要求。
(2)公司各部门根据服务和工作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交公司行政部汇总并报总经理审批。
2环境管理的宣传贯彻
a.公司行政部半年组织一次沟通座谈会,内容包括:思想的沟通与交流,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及建议,公司行政部汇总各部门提出的建议,提出改进软环境方面的措施,报总经理审批。
b.公司设立意见箱、简报、个别交谈、部门会议,以创造上下沟通的机会,发动全员参与管理。
3执行与管理:经批准后的规章制度及沟通方式由公司行政部以文件的形式按《文件控制程序》发放,执行。
4检查与验证:每两个月由公司行政部通过现场检查或调查研究进行效果验证,效果好则继续实施,经验证效果不好则由公司行政部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原因,针对原因制订纠正及预防措施,寻求改进机会。

职责
1行政部门负责环境控制的归口管理,识别和规划环境条件,采购相关的设施及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负责对其贯彻执行、监督检查、验证。
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环境的管理和需求识别。
3总经理负责各类工作环境的所需设施及规章制度的审批。
程序
1工作环境的规划与实施
1.1环境的规划:公司行政部负责办公总体环境条件的规划及统一安排;负责制定环境管理办法、员工行为准则,并负责制定有关环境的要求及规章制度。
1.2各部门负责有关环境条件的提出、执行和检查。
1.3各部门的环境条件要求应与整体规划要求相一致。
2硬环境控制过程
2.1硬环境设施的控制
a.识别与审批:公司行政部根据管理工作需要对各部提出所需环境条件的要求进行审核确认,并填写《计划外采购单》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b.环境设施的采购:经批准后的《计划外采购单》由行政部按《采购控制程序》执行。
c.检查:行政部对环境设施进行检查,符合环境要求则继续使用,不符合的应及时进行处置。
d.处置分为三类:
(1)修理设施,使其恢复原功能;
(2)更新设施,更换新设施;
(3)撤消原设施,不再使用。
处置的实施由行政部责成责任部门按《设备设施管理程序》执行。

认证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什么是认证?
近代认证的起源?
认证的发展历程。
什么是认证?
ISO/IEC 17000中对认证的规定如下:
认证是指与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1946 年 10 月,25 个国家标准化机构的代表在伦敦召开大会,决定成立新的国际标准化机构,定名为ISO。
近代认证的起源?
近代的产品认证制度早出现在英国 。 1903年英国工程标准会创了世界上个用于符合尺寸标准的铁道钢轨的标志,即“BS标志”又称“风筝标志”。1922年按英国商标法注册,成为受法律保护的认证标志。

认证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认证的发展历程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出版了《认证的原则与实践》一书,总结了70年间,各国开展产品认证所使用的8种模式。
80年代初,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会(IEC)向各国正式提出建议,以*五种形式为基础,建立各国的制度。
合格评定活动包括什么?
直接或间接用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相应规定的程序。
*合格评定活动包括检测、检查和多种形式的认证,这些活动的结果通过例如声明、报告,证书、符合性标志或授权和许可证.(见ISO/IEC17000:2001)等多种方式予以.
*典型合格评定活动有:检查、 检测、认证、认可
1. 目的
公司应采取措施,对已发现的不合格,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公司应确定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
2. 范围
适用于纠正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
3. 术语
无
4. 职责
4.1生产部负责在出现质量问题有必要时填写《不良品记录表》,并跟踪验证。
4.2 当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出现不符合项时,由审核员发出《不良品记录表》,并进行跟踪验证。
4.3 生产部、生产部负责组织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
4.4 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
4.5 信息专员在纠正改进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起监督协调作用。
5. 工作程序
5.1 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
a. 同一供方同一种产品(服务),连续两批(次)严重不合格;
b. 过程、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出公司规定值时;
c. 顾客投诉时;
d.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出现不符合项时;
e. 管理评审出现不符合项时;
f. 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时。
5.2 采取纠正措施的方式、方法
5.2.1 当出现5.1a情况:由管理部采购人员根据生产部提供的《不合格品处置记录》传达给供方,要求十个工作日内分析原因,确定纠正措施传回,由生产部对下一批进货进行质量跟踪,若无明显改进时,由管理部撤消供方。
5.2.2 当出现5.1b情况,由发现异常部门(人员)填写《不良品记录表》中“不合格事实”栏并配合相关部门或人员分析原因,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在不合格品处置记录中对应栏内填写纠正措施并执行。生产部负责跟踪验证。
5.2.3当出现5.1c情况时,生产部填《不良品记录表》中“不合格事实”栏,并组织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落实纠正措施并将结果返回到顾客手中,反应时间不能**过。必要时汇报给总经理。
5.2.4当出现5.1d情况下,由审核组审核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置记录》中“不合格事实”栏,由责任部门定出纠正措施,审核员确认后负责跟踪验证,详见《内部审核程序》。
5.2.5 当出现5.1e和f情况时,由生产部填写《不良品记录表》中“不合格事实”及“原因分析”栏,定出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并实施。生产部进行跟踪验证。
5.3 内、外任何部门或个人向本公司传递产品潜在不合格信息时,由生产部、生产部召开有关部门分析研究专题会,确认潜在不合格事实后,确定相关责任和解决部门,由生产部、生产部填《不良品记录表》,制定预防措施,由责任部门实施,生产部、热流道技术部、模具部负责验证和记录效果。
5.3.1 在纠正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总经理负责协助调配必要的资源,协助原因分析或确定责任部门,并对实施的过程进行监督,对措施逾期未能完成的,组织进行原因分析、再次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期限。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