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 终产品的可接受水平应通过以下一个或多个来源获得的信息进行确定:
a)法律法规要求:由销售国***部门制定的目标、指标或终产品准则;
b)顾客食品安全要求:与食品链下一环节组织(经常是顾客)沟通的规范,特别是针对用于进一步加工或非直接消费的终产品;
c) 产品的预期用途要求:考虑与顾客达成一致的可接受水平和/或法律规定的标准,食品安全小组制定的可接受的水平;
d) 经验:缺乏法律规定的标准时,通过科学文献和专业经验获得。
5.1.5 如下方面的信息有助于危害的识别:
a)原料、配料或与食物接触材料中危害的流行状况;
b)来自设备、仓储环境和仓储人员的污染;
c)来自设备、仓储环境和仓储人员的间接污染;
d)残留的微生物或物理药剂;
e)微生物代谢物的增长或化学药剂的累积/形成;
f)厂区出现的危害(危害的未知传播途径)。

目的
对记录进行控制,妥善保存,确保提供依据的真实性、完整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证明产品符合要求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所有记录。
3.职责
3.1 办公室是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记录监督管理。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填写、收集、整理和保管。
4.工作程序
确定记录格式分类编号——做成记录格式分类清单——确定记录保存期——确定记录检索方式———确定记录的填写及更改要求——记录的填写及更改——传递记录——记录贮存保护方法及贮存——记录的借阅——记录的处置——记录的销毁
4.1记录标识
公司所有记录由办公室按《文件控制程序》所规定的编号规则统一编号。
4.2记录的填写、收集和保管
4.2.1所有记录填写均应字迹清晰,填写规范、内容完整,记录人签字。
4.2.2各部门负责收集和整理本部门工作中所产生的记录,可按时间段(如年、月)进行编目归档,并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
4.2.3办公室建立《记录清单》,并在《记录清单》中规定记录的名称、编号、使用部门、保存期限后下发至各部门。
4.3记录的更改
记录的更改必须由原记录人在记录过程中或未归档时更改,更改后应有更改人的签章或签字,归档后记录不得随意更改。
4.4记录的处置
记录**过保存期限,由办公室负责统一处置,并将记录处置情况记录在《安全管理体系记录处置登记表》。
4.5记录查阅
非本公司人员不得查阅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记录。非本公司人员借阅时,需由总经理同意方可借阅。有合同要求时,记录在商定期内可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进行查阅。

管理评输出
4.6.1评审活动由总经理主持,各相关部门向总经理汇报各自管理评输入材料,总经理通过各相关部门的汇报对公司管理评审的输入予以评价。
4.6.2办公室根据总经理的评价结论编制《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要充分体现管理评审输入的评价,并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到各部门。作为下次管理评审输入资源之一。
4.7管理评审活动后续管理
4.7.1管理评审的输出结果,可能引起下列几种情形的调整、改进:
A. 食品**;
B.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改进;
C. 资源的需求等;
D. 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的修订等;
E. 机构职能的调整、完善等。
4.7.2管理评审中做出的改进要求,各责任部门必须切实实施。办公室跟踪、验证,并形成《管理评审跟踪验证报告》,报告总经理。

-/gbafcjj/-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