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沟通的方式
4.1.2.1食品安全小组不定期组织一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例会,交流体系运行情况,并将国家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新版本的条文及时进行传达。人力资源部做好会议记录。
4.2外部沟通
4.2.1外部沟通的主要内容
① 供方和分包商;
② 顾客或消费者,特别是在产品信息(包括有关预期用途、特定贮存要求以及适宜时含保质期的说明书)、问询、合同或订单处理及其修改,以及包括抱怨的顾客反馈;
③ 立法与监管部门;
④ 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或更新产生影响,或将受其影响其他组织。
4.2.2外部沟通的方式
4.2.2.1外部组织要求提供公司内部食品安全管理信息时,经总经理批准,各有关部门将公司的食品安全方针及有关要求传递给外部组织。
4.2.2.2销售部人员及时了解市场的发展变化,定期发放《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回访顾客,对顾客的要求和其他食品安全信息及时进行反馈处置,并将信息及时传递到食品安全小组。
4.2.2.3食品安全小组成员负责收集、整理、传递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的食品安全信息。
4.2.2.4办公室及时关注检验检疫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监管部门的要求,掌握国家新的产品安全标准及规范发布情况,了解产品质量抽查情况,并将信息传递到食品安全小组。
4.2.2.5采购部人员及时了解生产辅助材料、生产包装材料等安全卫生标准及要求,并及时传递到相关供方。同时做好《合格供方名单》、《供方评定记录》和《采购计划》。

1. 目的
对采购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公司对辅材料、器具的采购过程,包括对相应供应商的选择评价。
3.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对合格供应商的批准。
3.2采购部负责采购管理:
3.2.1对供应商的选择、调查、评价及编制合格供方名录;
3.2.2负责采购合同的签署及订单的下发;
3.3质控部负责采购商品的质量验证。
3.4相关部门配合上述各部门开展此项工作。
4. 工作流程
4.1供应商的分类
重要物资(A):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物资(等仓储的食品类货品、接触食器货品类的包装、作业器具等);
一般物资(B):非直接用于产品本身的起辅助作用的物资(如外包装等)、生产设备的易损件、易耗件等。
C类供应商——其他供应商。
4.2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4.2.1 A/B类供应商由相应产品中心门负责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填写《供应商调查表》。
A类供应商要调查及收集资料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 营业执照及相关的许可证如卫生证等;
b) 主要产品类型以及产能、;
c) 人员、技术、设备设施的现状;经营历史和市场信誉、企业形象等。
d) 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必要时或顾客有需求时);
e) 其他资格能力证明;
f) 样品。
B类供应商调查其是否有固定的农产品来源或生产基地,固定经营地址,并且在过往的供货历史中没有不良记录。
4.2.2 供应商资料收集齐全后,由采购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等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填入《供方评定记录表》,经产品中心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或其授权人批准后成为合格供应商。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
a) 对供方的相关经验进行评价;
b) 对供方的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情况及品质处理情况进行评审;
c) 对供方管理体系进行审核验证其按要求提供所需产品的能力;
d) 调查供方的顾客满意度;
e) 调查供方的财务状况、服务和支持能力。

采购商品的检查和验收
4.4.1采购员和仓库主管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要求共同对采购产品进行验收。合格的,由仓库按《仓库管理规定》的要求,对照请购单记载事项验收入库并出具入库单,仓管和质量检验人员同时在入库单上签名。入库单应记录
a) 产品的名称;
b) 规格/型号/颜;色
c) 数量;
d) 批号和生产日期或保质期等信息。
4.4.2 对于验收发现的不合格,应标识并隔离后,通知产品中心门与供方沟通处理,并记录处理方式。处理方式包括退货必要时进行应急采购和让步接收。让步接收应由总经理批准。
4.4.3当物料、工具、设备需在供方货源处进行验收时,由人事部组织相关人员按采购合同的有关规定进行验证。
4.4.4即使经过顾客验证或在供方进行验证,不能免除上述验证责任。

-/gbafcjj/-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