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服务正规
认证流程规范
服务范围全国
认证类别食品安全
证书标志CNAS&UKAS
办理周期依据企业配合情况
付款方式面议
证书查询网站认监委
年审是否费用是
企业是否要配合需要
BRCGS认证办理食品安全**标准认证顾问
适用标准ISO22000:2018
周期1-4个月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公司外部沟通获得充分的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获得顾客和主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公司将把外部沟通获得的信息作为体系更新和管理评审的输入。
当食品安全危害是由食品链中的其他组织控制时,本公司将要求这些组织给本公司提供充分的信息。
本公司与下列机构充分沟通,并做好沟通记录:
a) 与供方进行沟通;
b) 与顾客或消费者进行沟通,沟通的内容包括产品信息(包括有关预期用途、特定储存要求以及适宜时含有保质期的说明书)、问询、合同或订单处理及其,以及包括抱怨的顾客反馈。
c) 与食品主管部门进行沟通。
d) 与对公司食品安全有影响的相关方以及受公司食品安全影响的相关方进行沟通(科研机构、社会团体)。
食品安全是指食物有损于消费者健康的急性或慢性危害。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协商的余地。食品质量则涉及对消费者而言的其它性状,即食品的使用,有正面的性状,如风味、颜色、质地等,也有性状,如性、变色、变味等。明确区分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涉及到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食品管理体系的内容和构架。

1. 目的
通过董事长定期对公司的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有效评审,以确保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实现公司既定的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董事长主持的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评审会议。
3. 职责
3.1董事长主持管理评审并批准评审报告。
3.2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管理评审的组织、协调工作,审核评审报告,以及评审后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进、验证;
3.3人事行政部负责收集评审资料,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3.4 各部门负责提供本部门有关评审所需的资料以及参加管理评审工作,落实管理评审报告中与本部门有关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措施,予以实施。
4. 术语和定义(无)
5. 实施要求
5.1 评审频次
5.1.1 管理评审每年召开一次,二次之间间隔不**过十二个月。一般选择在内部审核后和
外部审核之前。
5.1.2 下列情况下,由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申请,经董事长批准适时进行管理评审:
a) 重大的客户投诉;
b) 发现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严重不符合等;
c) 即将进行*二或第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时;
d) 组织结构、资源配置的重大变动;
e) 社会环境、市场需求、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重大变化。
5.2 管理评审计划和准备
5.2.1计划内容:评审目的、范围、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评审内容及评审前期准备工作和资料。
5.2.2计划由人事行政部编制,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审核,董事长批准,在评审会议一星期前发给各部门。
5.2.3各部门协助人事行政部准备好相关资料,包括提交相应的书面文件记录以支持其意
见,并能与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目标相联系。
5.2.4 参加评审的成员包括食品安全小组组长、食品安全小组和各部门负责人。
5.3 评审输入——管理评审内容:
a) 对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审核结果。
b) 内外部沟通活动,包括顾客反馈信息,以及相关方的意见。
c) 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绩效,包括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实现情况,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和结果。
d) 纠正和预防措施状况。
e) 以往管理评审会议的跟踪措施。
f) 可能影响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如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
g) 对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出的改进建议。
h) 食品安全的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
i) 紧急状况、事故和召回。
J) 评审结果和体系更新活动
k) 各单位、员工对持续改进的合理化建议等。
5.4 评审会议
a) 管理者参照评审计划,主持评审会议;
b) 管理者对评审内容做出决定;
c) 人事行政部做好会议记录工作,记录各方面对评审输入的意见 。
5.5 评审输出——《管理评审报告》:
5.5.1《管理评审报告》的内容
a) 管理评审的一般情况目的、依据、时间、地点、人员;
b) 评审综述;
c) 评审总结。
5.5.2管理评审总结应包括(不限于)以下有关方面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a) 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改进的建议;
b) 与客户要求有关的产品改进;
c) 对相关方和客户承诺的改进
d) 对资源的配置情况是否满足体系运行的需求;
5.5.3《管理评审报告》应在评审会议后一周内由人事行政部编制,经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审核,
报董事长批准,分发到各部门予以执行。
5.5.4 《管理评审报告》的分发范围:
a) 董事长、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b) 各部门负责人及食品安全小组成员。
5.6 管理评审跟踪
5.6.1管理评审提出的改善项目由相关部门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6.2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监督、检查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5.6.3由人事行政部保持管理评审的有关记录。

食品控制被定义为强化国家或地方当局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确保所有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及销售过程中是安全的、健康的、宜于人类消费的一种强制性的规则行为,同时符合安全及质量的要求,以及依照法规所述诚实、准确地予以标注。食品控制的首要任务是强化食品立法,以确保食品消费安全,使消费者远离不安全、不卫生和假冒食品,通过禁止出售那些购买者所不期望的非或不合质量要求的食品的方式来实现。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前提方案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不符合控制程序
HACCP计划控制程序
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食品撤回控制程序
确认、验证、验证结果的评级与分析控制程序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控制程序
危害分析控制程序
顾客过程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顾客财产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程序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异物控制程序
1)职责:
① 负责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管理;
② 负责对采购过程的监督管理(包括对采购计划(由人事行政部负责编制)的批准);
③ 负责对质检部的管控;
④ 负责人事行政部的管理;
⑤ 负责产品实现策划的组织;
⑥ 负责供应商的调查和评价并保持记录,收集供应商的两证一报告(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及检验报告)等其他相关资质证书。
2)任职要求:
a.厂长的任职要求:
1)30岁以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食品或添加剂行业的岗位5年以上工作经验;
2)熟悉食品或添加剂行业采购、行政、生产及品控的操作要求;
3)具有出色的谈判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计划、 控制、协调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