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需资料顾问依据标准整理
审核材料咨询协助编制
周期6个月左右
IATF16949认证申请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IATF16949认证顾问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ATF16949认证咨询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ATF16949认证培训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IATF16949认证辅导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指导建立
证书有效可查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申请条件咨询把光
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申请依据新版标准建立体系
当发现不合格品被发运时,应由采购部立即通知顾客。
当交付后顾客反映产品不合格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进行评审,并及时派人到现场处理以确认不合格事实,由现场服务人员分析原因,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包括调换、修理、赔偿、降价、道歉或按其它规定处理,以满足顾客的正当要求。现场处理人员应填写《8D报告》。
当顾客使用产品失效或退货时,由质量主管组织品质部、采购部和生产部等进行评审,制定处置方案,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单》,并按《持续改进控制程序》要求,采取适宜的纠正措施,防止类似的不合格品再次产生。
品质部应每半年对不合格品发生的情况,利用柏拉图、鱼刺图等进行统计分析,必要时制定不合格品**减少计划。
公司应确保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审理和处置的人员能够立行使职权,不受追求生产进度等外在因素干扰。
1 临时更改申请
当公司内部因设备故障、紧急出货等应急状况发生,需要启动《应急计划》,提出如生产场所转移、新线生产、生产设备更换、使用替代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对产品功能/性能无影响)、作业方法、检测方法或防错措施发生临时变更时,应由发生应急状况部门填写《工程变更申请单ECR》,提出临时变更申请,同时明确替代控制方法,报部门主管。必要时,部门主管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或工程师进行风险评估,评估通过时,报副/总经理审批。批准后由应急相关部门执行。
2 生产工艺发生了临时变更的,应按批准的替代控制方法制定作业书,并在《生产控制计划》上标明。
3 检测、试验方法发生了临时变更的,应按批准的替代控制方法制定检测、试验书。如果客户有要求,应在发运产品前,取得客户的发运批准。
4 在临时变更执行时,必须严格执行作业准备验证,密切监视每一班的生产情况,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班组长通过生产日报、检验记录每天向部门主管汇报替代控制方法执行情况及产品质量状况。一旦发生异常,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或工程师重新进行评估,并采取合理的处置措施。
5 生产日报及检验记录应临时变更实施的具体日期及涉及的产品批号、数量,以便后期追溯。临时更改相关生产及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3年。
6 临时变更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并非标准作业状态,应加快生产恢复工作,尽早回归正常的标准作业状态。
7 临时变更解除,恢复正常生产时,必须重新进行作业准备验证。

不合格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
计量器具管理人员应在《监视测量设备一览表》上登记量具使用位置。
当操作工在任何情况下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失效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交品质部进行处置,确认合格后方能使用。同时,生产单位应对原采用该测量设备检测的产品进行隔离和标识,并重新测量评价;对其所测已交付或发给下道的产品应*通知顾客或下道。
对检定不合格的测量装置,由品质部通知相关部门采取以下措施并保持记录:
a) 对不合格的测量装置进行标识和撤离现场。
b) 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采取后续措施。
c) 对已发运的可疑产品通知顾客,并采取后续措施。
对本公司能修理的自制量具,由品质部组织按《基础设施控制程序》要求进行修理。对本公司不能修理的量具,由品质部联系外送修理。修理后的量具应按4.2要求再次检定。

1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测量结果有效,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量具、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包括测量和试验设备与顾客提供的测量设备。
3职责
3.1品质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台账、检定计划及内部实验室管理;
3.2使用部门负责测量装置的点检和维护保养;
3.4采购部负责测量设备的采购。
4工作程序
4.1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
4.1.1使用部门根据过程监视和测量的要求,向采购部提出申请。
4.1.2采购部会同品质部对其进行可行性审核,确定合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申报计划或提出书面申请,报总经理批准,由采购部采购。
4.1.3大型监视和测量装置购入后,由采购部组织品质部、使用单位、财务部按《基础设施控制程序》要求组织验收,并填写《设备开箱验收记录单》。
4.1.4对自制的量具,由生产单位自行设计和制造。
4.1.5对于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品质部建立《监视测量设备一览表》和《量具管理卡》,并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分类编号,对实物量具进行编号和标识。
4.2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校准或检定
4.2.1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在初次使用前都应进行校准或检定。
4.2.2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的测量基准的测量装置,由品质部联系有校准或检定的计量部门进行校准或检定。
4.2.3对不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的测量基准的测量装置,由品质部联系原设备制造厂进行校准或检定,应记录校准或检定的依据(见4.2.4)。
4.2.4对本公司自制的量具,由品质部制定进行校准或检定规程,由品质部校准。应记录校准或检定的依据(见4.2.4)。
4.2.5由品质部根据量具的使用频率和规定,确定检定周期,编制量具周期检定计划(年度检定计划),经品质部审核后,报技术主管批准后实施。
4.2.6由品质部根据《监视测量设备校准计划》安排,对到期量具填通知量具使用部门,并按时送检或自检。
4.2.7对本公司自行检定项目(内部实验室)检定人员必须具备计量员证书。
4.2.8对送检的检定单位(外部实验室),应保留该实验室的CNAS证书复印件,包括其实验室业务范围。
4.2.9校准合格的量具应由由品质部保留校准和验证的证书,并对量具进行标识,以确定其校准状态。“合格”标签应合格有效期期和所依据的原校准合格证的编号。计量管理人员应为重点量具建立《量具管理卡》。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
品质部按按顾客要求的频次,及控制计划的要求,对所有的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或功能验证,填写报告。报告应符合顾客的工程材料及性能标准,其结果必须可供顾客评审。
外观项目
若产品被顾客为“外观项目”,或本公司有外观检验要求时,应确保:
a)适当的资源,如外观项目评价区有适当的照明,保持外观检测台清洁;
b)适当时,提供标准样品,包括颜色、纹理、光泽、结构等。评定外观质量的设备要依据《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的要求实施控制。
c)维护和控制外观标准样件及其评价设备;
对从事外观评价人员的能力和进行验证。
1内部审核方案
1.1品质部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策划《内部审核方案》,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制造过程及产品审核。
1.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三个日历年内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过程、活动和班次全部审核一遍。同时对顾客要求进行抽样,确保得到有效实施。根据总经理的指令对重要部门和过程可临时增加审核次数。一般在第二、三方审核之前实施内审。
1.3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确定及时实施计划外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a) 内部不符合,特别是产品不符合发生较多时;
b) 顾客抱怨,特别是外部不符合发生较多时;
c) 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要求时。
1.4制造过程审核每年至少审核一次,三个日历年内覆盖所有产品的制造过程一次(含所有班次,适当的交接班抽样,所**台或生产线),对安全件/法定法规件制造过程应保证一年至少审核一次。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适当增加审核频次,具体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
a) 第二方制造过程审核前;
b) 新产品的制造过程或产品的制造过程发生了变更;
c) 内部/外部不符合发生较多时;
d) 当顾客要求时。
制造过程审核具体执行《过程审核管理规范》及PFMEA、生产控制计划。
1.5产品审核每年组织一次,三个日历年内至少覆盖所有系列产品一次,在生产及交付的适当阶段进行抽样。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适当增加审核频次,具体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
a) 第二方产品审核前;
b) 内部/外部不符合或顾客投诉发生较多时;
c) 当顾客要求时。
产品审核具体执行《产品审核管理规范》。
1.6《内部审核方案》三年编写一份,主要内容包括:审核的目的和范围、审核的依据、审核的主要项目及时间安排、受审核的过程、产品和审核频次。《审核日程表》每年编写一份,显示当年的具体审核安排。
2体系审核准备
2.1品质部编制《内审员名单》,总经理批准,内审员见《岗位说明书》及《内审员能力矩阵图》。
2.2过程审核应安排熟悉生产工艺的内审员参与制造过程审核。
2.3产品审核安排熟悉产品检测的内审员负责检测工作。
2.4内审员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性。内审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并立于受审核部门。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