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称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行业认证服务业
认证种类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
服务内容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培训辅导
服务电话
所在地深圳
食品安全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22000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HACCP认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顾问
FSSC22000认证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内审员培训
发货地深圳或广州
FSSC22000认证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
FSSC22000认证培训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内审员培训
1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范围:
国际的法律法规;
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产品规范;
2 获取途径:
品控部依据《法律法规收集一览表》每六个月向技监局、商检局、海关、外经贸、卫生局的相关部门查询的法律法规。
品控部每六个月通过《法律法规收集一览表》,在计算机网络上查阅的关于食品卫生安全的国际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各部门收到标准、法规文件或其他相关方的外来文件后,将其交到品控部并登记。
3 发放、宣传和实施,
3.1 针对获取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及其他要求,由品控部组织评审,并形成《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具体查阅使用时到品控部借阅手续,并填写《借阅登记表》。
3.2品控部负责根据国际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编入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中,并负责具体的实施、教育宣传工作,使食品的生产和服务等各项活动均能符合要求。
3.3 所有外来管理文件均在品控部存档,品控部根据《外来文件登记表》上的批示,将文件发放到相关部门,并加盖受控章,在《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中记录。
4 当文件已由新版本代替,或不再需要使用、查阅时,品控部应在《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中注明,在旧版本文件上盖作废章,继续保存以作参考之用,同时根据《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通知有关部门。需要报废时,按照《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验证的实施
5.3.6.1 会议参加人员: 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5.3.6.2 会议内容: HACCP组长介绍验证目的、范围、依据、方式、组员和时间安排及其它相关事项。
5.3.6.3 验证人员通过查阅文件、现场审查、查看各种记录,了解HACCP的运行状况。
5.3.6.4 验证人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部门,要公证而客观地对待问题。
5.3.6.5 验证人员对不符合项目加以评定,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判定,并每日验证结束后,要填写报告。
5.3.6.6 HACCP组长每日召开末次会议,全面了解当日验证情况,对不合格报告进行核对,并就验证结果做后的分析评定。
5.3.7 验证报告及成效评估
5.3.7.1 由HACCP组长或授权一位验证人员编写内部HACCP验证报告,组长审核,由总经理批准后,同其他不合格报告一起,分发给总经理、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及不合格项所涉及相关负责人。
5.3.7.3 验证报告内容包括: 验证所涉及的项目、目的、范围、依据; 验证成员及验证日期; 验证过程综述及验证结论; 不合格项统计与分析; 纠偏措施要求及分发范围。
5.3.7.4 总结会议: 参加人员有总经理、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及相关部门或相关负责人; 组长宣读验证不合格报告及内部HACCP验证报告,提出完成纠正措施的要求和日期。
5.3.8 验证的跟踪
不合格项涉及部门或相关负责人接到验证不合格报告及内部HACCP验证报告后,对不合格项实施纠正措施,验证人员进行监督和验证并确认纠正措施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记录入《HACCP体系确认记录》中。

4.3 单项验证结果的分析
4.3.1 应对所策划的验证(4.1)的每个结果进行系统地评价,可结合整体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初始确认进行。
4.3.2 当验证不能证明与策划的安排相符合时,应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a) 对当前的危害分析的预备信息、更新程序和沟通渠道进行评审;
b) 对危害分析结论进行评审,必要时重新分析;
c) 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案进行评审,必要时对控制措施进行调整;
d) 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进行的评审;
e) 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活动有效性的评价。
4.3.3 保持采取任何措施的记录。这些记录在食品质量、安全小组中得到沟通。
4.3.4 当验证是基于终产品的抽样检测(如4.2),且该测试的样品表明不满足食品安全危害的可接受水平时,受影响批次的产品应作为潜在不安全产品按《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规定处理。
4.4 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
4.4.1食品安全小组应分析验证活动(4.1)的结果,包括内部审核的结果。通过分析,以达到下述目的:
a) 确认体系的整体运行满足策划的安排、标准的要求和管理体系的要求;
b) 识别管理体系改进或更新的需求;
c) 识别表明潜在不安全产品高事故风险的趋势;
d) 建立信息,便于策划与受审核区域状况和重要性有关的内部审核方案;
e) 提供证据证明已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4.4.2 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可通过整体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确认的方式进行:
a) 安全管理体系的初始确认,在体系的试运行期间进行。
b) 周期性确认,在每次内部审核时进行。
c) 特殊情况下的确认,包括管理体系(QMS&FSM)不明原因的失误如大批量不合格产品的产生,过程、产品或包装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确定的新危害。
4.4.3 整体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确认应建立《管理体系整体确认表》,记录分析的结果和由此 产生的活动,并向管理者报告,作为管理评审和管理体系更新的输入,也是公司与公共卫生主管部门和顾客沟通的重要信息。
4.4.4 整体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确认应包括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证实控制措施组合能够达到已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所要求的预期水平,否则,应对控制措施进行修改和重新评价。

1. 目的
为防止食品安全的危害,使所识别危害的过程得到有效地控制,对生产的每个工序进行分析,从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学性三方面评估产品潜在的危害因素及其可能风险。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与食品安全体系中的产品危害信息收集、分析和评估等所有活动。
3. 定义
危害:是指有导致食品不安全消费的生物、化学或物理特性的危害。
危害分析:根据各种危害发生的可能风险(可能性和严重性),来确定一种维护食品安全的危险信息。
预防措施:用来控制已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它方面的措施。
4. 职责
4.1 总经理:任命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4.2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任命食品安全小组,组织小组人员进行危害分析。
4.3 食品安全小组:收集危害分析所需文献资料,危害分析和评估。
4.4 物控部:供方产品资料的收集。
4.5 品控部:产品质量标准、卫生标准、不合格历史资料、客户投诉资料的收集及产品相关内部技术标准、文献的收集汇总。
4.6 行政部:储存情况和区域划分资料的收集、公司平面和水路管图的提供。
4.7 生产部:生产过程中区域划分、工艺条件的改进或异常情况收集。
5. 程序
5.1 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任命。
5.1.1 总经理任命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其职责为:
1) 体系的建立与维持;
2) 向管理层汇报业绩;
3) 同外部进行体系事宜的沟通联络;
4) 在体系内宣传食品安全意识。
5.1.2 危害分析、评估应由专门的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小组组长根据食品安全体系的工作内容和资格要求任命食品安全小组人员。
5.1.2.1人员资格要求:
1) 由生产、品质、仓管、销售、行政及采购等部门人员组成;
2) 具有一定的食品专业知识,有从事生产、品质、技术、仓储或采购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3) 具有一定食品安全知识。
5.1.2.2 食品安全小组具体工作内容:
(1) 食品危害分析、评估;
(2) 关键控制点的识别、确定、调整;
(3) CCP计划的编制;
(4) 监督措施制定和执行中的监督;
(5) 参与内部的审核;
(6) 其他和食品安全有关的活动。
-/gbafcjj/-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