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进
总经理承诺组织食品安全小组,各职能部门及公司全体员工,采用沟通(见5.6),管理评审(见5.8)、内部审核(见8.4.1)、单项验证结果的评价(见8.4.2)、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见8.4.3)、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见8.2)、纠正措施(见7.10.2)和食品卫生管理体系更新(见8.5.2),以持续改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8.5.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
总经理承诺,组织食品安全小组按本手册的规定,开展食品安全活动,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更新。
食品安全小组通过内、外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评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每季度的个月评审危害分析(7.4)、已建立的操作性前提方案PRP(s)(7.5)和HACCP计划(7.6.1)。需要时,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危害分析,已建立的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进行更新。
评价和更新活动应基于:
a)来自5.6中所述的内部和外部沟通的输入;
b)来自有关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其它信息的输入;
c)验证活动结果分析(8.4.3)的输出;
d)管理评审的输出(见5.8.3)。
办公室记录更新活动,保持更新记录,并口头和以记录的形式向总经理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见5.8.2 ).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需要更新时,具体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注:本手册的支持性文件见《文件有效版本清单》。

目的
对记录进行控制,妥善保存,确保提供依据的真实性、完整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证明产品符合要求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所有记录。
3.职责
3.1 办公室是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记录监督管理。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填写、收集、整理和保管。
4.工作程序
确定记录格式分类编号——做成记录格式分类清单——确定记录保存期——确定记录检索方式———确定记录的填写及更改要求——记录的填写及更改——传递记录——记录贮存保护方法及贮存——记录的借阅——记录的处置——记录的销毁
4.1记录标识
公司所有记录由办公室按《文件控制程序》所规定的编号规则统一编号。
4.2记录的填写、收集和保管
4.2.1所有记录填写均应字迹清晰,填写规范、内容完整,记录人签字。
4.2.2各部门负责收集和整理本部门工作中所产生的记录,可按时间段(如年、月)进行编目归档,并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
4.2.3办公室建立《记录清单》,并在《记录清单》中规定记录的名称、编号、使用部门、保存期限后下发至各部门。
4.3记录的更改
记录的更改必须由原记录人在记录过程中或未归档时更改,更改后应有更改人的签章或签字,归档后记录不得随意更改。
4.4记录的处置
记录**过保存期限,由办公室负责统一处置,并将记录处置情况记录在《安全管理体系记录处置登记表》。
4.5记录查阅
非本公司人员不得查阅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记录。非本公司人员借阅时,需由总经理同意方可借阅。有合同要求时,记录在商定期内可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进行查阅。

目的
对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部门获得并使用有效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涉及所有文件(包括外来文件)的控制。
3.职责
3.1 食品安全小组、办公室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主控部门。
3.2其他部门负责本部门所使用文件的控制。
4.工作程序
制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做体系文件分类清单——体系文件发布、实施——确定文件发放范围——做文件发放/回收登记——文件更改申请、审批——评审体系文件——更改文件及标识——发放更改通知更换文件——更改文件——做更改文件清单——文件作废及通知——做作废文件清单——技术及各部**资料管理——外来文件管理——质量记录控制
4.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及分类
a) 层: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b) *二层: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HACCP计划及程序文件
c) *三层:作业性文件
d) *四层:相关形成文件的信息(记录)
e) 外来文件:包括与ISO22000有关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文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管理性文件等。
4.2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发放控制
4.2.1公司所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由食品安全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编写,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2公司所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统一由办公室发放。发放前由食品安全小组确定文件发放范围,发放时将发放情况记录在《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
4.2.4文件发放要保证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各个场所都能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gbafcjj/-
http://iso9001fsc1.b2b168.com